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家居>

因爱而美心怀家国

时间:2019-06-03 11:12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杨昊 点击:
家,是成长的摇篮,是休憩的港湾,更是幸福的源泉。全国4亿多个“小家庭”,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让我们听一听5个全国最美家庭的故事,体悟他们如何身体力行地践行“最美”、传承“最美”。

家,是成长的摇篮,是休憩的港湾,更是幸福的源泉。全国4亿多个“小家庭”,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让我们听一听5个全国最美家庭的故事,体悟他们如何身体力行地践行“最美”、传承“最美”。

  

  齐家之本重在和

  “一家人和和气气的,才能让日子长长久久”

  家,是什么样子?

  70年前,十几岁的陈明益在父母的安排下,将张必贤娶进家门时,还没有完全明白婚姻的意义。“感觉就像多了个妹妹。”他说,两人每天一起吃饭,一起下地干活,虽然没什么甜言蜜语,日子倒也美满。

  不久,陈明益进入县政府机关工作,在城里上班了。张必贤在村里照顾全家,上有公婆,下有6个孩子。夫妻两地分居,一转眼就是20年。

  每次回家,陈明益都把车票保存起来,20年里不到200张车票,意味着夫妇俩见面不超过100次。“每次想到她一个人照顾家,心里就不是滋味。在外面待久了,才逐渐理解了‘家’的含义。”相濡以沫70年,在陈明益看来,那是需要用心过好的每一天。“一家人和和气气的,才能让日子长长久久。遇到事儿,我都让着她。”

  陈明益一家,是众多幸福家庭的缩影。

  在山东安丘石埠子镇蒯沟村,王旭芳一家5口,由前任婆婆、现任丈夫和两个同母异父的女儿组成。

  1999年,王旭芳与丈夫殷玉智结婚,不料2004年,殷玉智不幸遭遇车祸离世。王旭芳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这个家。管家管地管庄稼,全靠王旭芳,实在不易。身有残疾、行走不便的婆婆李玉春劝她改嫁,甚至偷偷找人来说媒,但都被王旭芳拒绝了。“即使嫁了,我也要带着婆婆一起生活!”一听这条件,相亲的人走了大半,但现任丈夫殷玉金留了下来。“看到她持家有道,心地善良,就想帮她分担一些。”

  殷玉金开了个修车铺,王旭芳张罗着在老房子旁边盖起了三间大瓦房,后来又有了小女儿,一家人和和美美。王旭芳说,“俺没文化,大道理讲不出来,就以身作则孝顺老人,孩子们也跟着学。”

  如今,李玉春老人望着夫妻俩,笑呵呵地说:“不是女儿却胜过女儿,不是儿子却胜过儿子。”

  “家和万事兴。最美家庭既具备传统美德,又要符合现代价值取向。”重庆市委党校副教育长、教务处处长周学馨说,家是通过亲情血缘联结成的基本单位,天生具有一定的亲密性,但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家庭维系、健康发展也面临着挑战。“最美家庭在追求家庭和美、强化家庭功能、提升家庭幸福感等方面有着社会示范作用。”

  推己及人谓之德

  “给左邻右舍帮个忙,我自己也开心呐”

  “做人呐,得凭良心。”以前,张西军经常这样对儿子说;现在,他总说给孙子听。

  换灯泡、修瓦房、通水管,张西军有个“百宝箱”,邻里乡亲有啥困难,他都能从中拿出几样工具,帮忙修理一番。

  2018年,春雨连绵好几天,张西军的老邻居蒋成银家的屋顶漏了雨。老张听说后,扛起4米高的梯子就往蒋家走,爬上屋顶,麻利地补上瓦片。蒋成银要给报酬,老张一口谢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给左邻右舍帮个忙,我自己也开心呐!”

  见路有坑,上去垫路;见保洁员拉车,帮忙推推……退休十几年,张西军做好事没停过。“小时候家里穷,吃‘百家饭’长大,邻里乡亲的那份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

  “父亲常常教育我们后辈,邻里之间,能帮一把是一把。”老张的大儿子张涛,因为学过电工,邻里乡亲有困难也总找他帮忙,他也像他父亲一样,来者不拒。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就是最好的‘传家宝’。”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丽颖说,仁爱孝悌、谦卑有礼、诚信感恩,应该是每个家庭都倡导的最基本德行教育。

  书香传家久,耕读继世长。走进北京的李澍晔家,书香迎面扑来:客厅里有一整面“书墙”,书房里摆着各类藏书,卧室里、餐桌上、茶几旁,目之所及全是书……“我家的藏书超过了1.8万册。”除了典籍、名著,还有一个书架上放着很多由李澍晔和妻子刘燕华自己写的书。

  “读书、写书,启迪人心,滋养心灵。”有一次,李澍晔路过一家幼儿园,闲聊中发现,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为啥不能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夫妇俩搜集相关素材、查阅资料,最终写成了《让孩子365天都平安》一书。很多家长都觉得,这本书帮了他们大忙。

  女儿李湉也受到父母熏陶,热爱书籍。2000年,李湉通过北京少年报开设青少年专线,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并将接线记录整理成了6本图书。

  他们从书中汲取了力量,还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人:近年来,夫妇俩到全国各地参加公益演讲,在社区开设安全知识和科普讲座,为医院的患儿自编自演童话故事……

  “家庭建设是个人发展、社会和谐和民族进步的重要基础。家风正,则能有力地促进民风淳,政风清。”周学馨说。

  家国情怀代代传

  “父母慢慢老了,为国守边的责任就落到我们这一辈身上了”

  古桑旦增和妻子尼玛色珍从没想过,一家人在拉郊,一扎就是一辈子。

  到了5月,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所属的白玉地区,还覆盖着一层白色。皮肤黝黑、笑容憨厚……初见古桑旦增,他热情的笑容就像在这片荒凉土地上开出的花朵。拉郊地处边境,山高路陡,崎岖的山路随时可能有山石滚落。这样的路,古桑旦增一家一走就是几十年。“除了封山,我每隔几天,就要到最远的杰罗布村去巡边。小时候跟着妈妈走,后来带着儿女走……”古桑旦增说。

  古桑旦增腿脚有些不便,一问才知道,是冻伤还没好。

  今年藏历新年后,一场及腰深的大雪让偏远的杰罗布村“与世隔绝”了。因为担心牲畜的安全,几个村民提前赶回杰罗布村。迟迟收不到村民们抵达的消息,古桑旦增有点着急,带着联防队员走了4天3夜才到杰罗布村,确认了村民的安全。可他的脸和腿都已严重冻伤,住院近一个月都没好利索。

  “为国守边,是母亲一辈子做的事,现在,传到了我们这一代。”古桑旦增说,1986年底,在拉郊乡当赤脚医生的他第一次走出拉郊,到县城参加培训时,也曾想过留在外面。

  “你是拉郊的孩子,最熟悉拉郊,回来吧,带领乡亲们把国土守起来。”母亲年轻时是公社的妇联主任,懂得领土完整的重要性,为国守边便成了家教。古桑旦增如今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母亲还经常叮嘱:“你是党的干部,更应该带头守边。”

  “家是落脚的地方,也是守护的地方。”回到拉郊这片有“家的味道”的土地,古桑旦增动员了自己的两个舅舅、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到最前沿的杰罗布村去放牧,一起守土固边。

  妻子尼玛色珍刚嫁来时,面对缺衣少粮、交通不畅,有点傻眼。她想劝丈夫一起搬走,丈夫说:“我是乡长,我要是搬走了,谁还愿意留下来为国守边?”

  看到丈夫的坚持,尼玛色珍决定同丈夫一起扎根拉郊。2006年,尼玛色珍在村里的砂石厂帮工时,左脚被滚落的山石砸中。而丈夫还在错那县考察边民安居工程,无法立即返回。尼玛色珍至今行走不便,可她对丈夫毫无怨言:“他是为国家的事忙着,不能让这点家事干扰他。”

  现在,他们的二儿子阿旺旦培也在边境乡——色乡守边。“父母慢慢老了,为国守边的责任就落到我们这一辈身上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家族代代守边的故事,他常讲给孩子听……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富有家国情怀。我们国家有‘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由家至国,这种情怀,代代相传,涓流不息。”康丽颖认为,家是最小的社会单位,把家庭建设和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对于社会稳定、国家强大、民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报记者杨昊、刘新吾、潘俊强、鲜敢、游仪).

  图片说明:

  图①:西藏山南市拉郊乡,古桑旦增(后右二)一家的全家福。

  资料照片

  图②:安徽亳州,张西军(右)带着重孙女一起垫路。

  本报记者 游 仪摄

  图③:北京的李澍晔(左一)一家。

  资料照片

  图④:山东安丘石埠子镇蒯沟村,王旭芳(右)和婆婆一起剥玉米。

  资料照片

  图⑤:重庆南川区,陈明益(中)部分家庭成员合影。

  本报记者 刘新吾摄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3日 06 版)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