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江苏>军事>

郑汉涛:杰出的少将兵工专家(组图)

时间:2011-10-04 16:1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郑汉涛(右)1982年与张爱萍、邹家华(中)在国务院三线办工作会上 郑汉涛少将 郑汉涛为母校效实中学题词 谢振声 郑汉涛少将(1915—1992)是我军杰出的兵工专家和兵器工业领导人,曾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主编过《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枪械、火炮、坦克、弹药

郑汉涛(右)1982年与张爱萍、邹家华(中)在国务院三线办工作会上

郑汉涛(右)1982年与张爱萍、邹家华(中)在国务院三线办工作会上

郑汉涛少将

郑汉涛少将

郑汉涛为母校效实中学题词

郑汉涛为母校效实中学题词 谢振声

郑汉涛少将(1915—1992)是我军杰出的兵工专家和兵器工业领导人,曾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主编过《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枪械、火炮、坦克、弹药分册。

“掀开水浒第一章”

1915年,郑汉涛出生于慈城芳江村郑家的一个职员家庭,原名衍松。他从小酷爱学习,在家乡小学毕业后,考入效实中学就读。由于他在上小学、初中时曾几次跳级,1930年,年仅15岁的郑汉涛考上了半工半读的上海劳动大学工学院,锻炼和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后转入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于1933年底毕业,北京大学校友录中记载了这位当年只有19岁的大学毕业生。

郑汉涛对家乡和母校怀有很深的感情,曾多次热心参加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活动,并被选为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1987年5月,他曾为《宁波效实中学七十五周年校庆专辑》所载的“十二位革命烈士简介”一节题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大学毕业后,郑汉涛回到上海,先后在上海华新印染厂和长城机制煤屑砖瓦厂工作,曾任工务主任,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上海长城机制煤屑砖瓦厂的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胡厥文先生,在1932年“一·二八”抗战时期,胡厥文先生联合同业,赶制武器弹药支援19路军抗击日军,还秘密组织工人日夜研制鱼雷,亲募勇士对驶入黄浦江炮击上海的日舰“出云”号实施炸舰方案。抗日战争时期,他带头拆厂内迁,任迁川工厂联合会理事长。受进步思想和胡厥文先生的影响,郑汉涛表示了想去解放区的意愿,胡厥文先生即通过范长江将郑汉涛介绍给中共武汉办事处。

郑汉涛临别时给慈父留诗一首:“欲知您儿去何方,掀开水浒第一章”(水浒第一章标题:王教头投奔延安府)。

1937年11月他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该校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培养了一万多名干部。郑汉涛在陕北公学认真参加了军事训练,先后学习了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争与军事常识等课程,聆听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时事演讲,进一步坚定了在烽火连天、极端艰苦的抗战环境中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信心。学习结束后,他任陕甘宁军区军工部工程师,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太行山麓建奇功

1938年冬,陕甘宁军工部抽调大批干部支援晋东南,郑汉涛也于1939年10月调到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任工程处处长。在调往晋东南的行军途中,他在夜闯敌人的封锁线时,不慎落入深沟,腰和腿摔伤,但他忍受着疼痛坚持长途跋涉,赶到太行山兵工基地。

在太行山区,郑汉涛同当地民众艰苦奋斗,创建抗日根据地,从事对敌武器的研究与制造,为八路军兵工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卫著名的黄崖洞兵工基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所在的八路军流动工作团,是随着以山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建设而组建的军工企业,主要任务是为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提供武器装备。为适应游击战的需要,队伍跟随主力部队流动,故称流动工作团,也被誉为“驮在驴背上的兵工厂”。当年10月,朱德总司令在武乡接见了郑汉涛等几名知识分子。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工程处负责各所、厂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协调、新产品试验以及生产与技术管理。“驮在驴背上的兵工厂”起初因没有固定的厂址,设备简陋,工具缺乏,技术落后,以手工操作为主,尚处于作坊式的生产阶段。随着根据地的扩展和巩固,兵工厂规模逐渐增大,设备增加,厂址稳定,为提高生产效率,谋求进一步发展,要求兵工厂应形成自己的特色。1940年彭德怀副总司令视察黄崖洞兵工厂时提出:工厂不是部队,职工不是战士,工厂要有自己的管理方法。

根据彭总的指示,时为工程处长的郑汉涛和一些懂工业的人士积极从事从作坊式生产到企业化管理的探索。郑汉涛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编写了工厂管理教材,举办培训班,亲自讲课。在他的倡导下,工厂成立了工会,取消了军事化生活方式,职工吃住自由,工厂实行民主管理,依据“集体合同”组织生产劳动,生产过程实行定额管理,开展成本核算,并建立了生产统计、产品检验、器材使用、工务记工制度和各种工艺操作规程。职工劳动报酬除基本工资外,按技术等级评定津贴标准江苏大学,实行计件奖金制度,工厂领导体制从政委制改为经理制。企业化管理的推进,使军事工业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军工生产的发展。郑汉涛在工厂管理中表现了很强的组织、管理和创造能力,其企业化管理不仅在兵工厂,而且在整个根据地都普遍推行,并成为建国后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

山西洪洞县的焦逢春在抗战前是一位民间爆竹匠,后到八路军流动工作团任火药技术员,1941年参加现代火炸药的研制,在火炸药的研制中是一位功不可没的英雄。在郑汉涛的指导下,这位火药专家编著出版了《炮弹》一书江苏军事院校网站,为炮弹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山区创办的太行工业学校(今华北工学院的前身)中国评论网,素有“人民兵工第一校”之称,时任工程处长的郑汉涛参与了该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为解决当时急需的兵工技术人才问题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郑汉涛任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工程处长,继续在太行地区担任军工领导工作。1946年2月26日他率考察组,到长治以北30公里的石圪节一带选择建厂地址,筹建太行山第一座炼铁厂故县铁厂(即现在的长治钢厂)。故县铁厂一号高炉于1948年1月10日建成投产,使人民解放军军工生产有了自己的工业规模,炮弹生产成倍增长。1959年在江苏徐州筹建的“淮海战役展览馆”里,就陈列着一排排晋冀鲁豫兵工厂制造的八二迫击炮弹及八二迫击炮。展览馆内的解说词提到:“陈列在这里的是华北解放区参战武器八二迫击炮弹和八二迫击炮。这种武器携带方便,命中率高,杀伤力大,深得各级指战员的赞许与欢迎……”尤其在解放临汾、太原和淮海战役中,故县铁厂生产的武器发挥了很大威力,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曾通令嘉奖,命名故县铁厂为刘伯承工厂。

戈壁滩上蘑菇云

1949年太原解放后,郑汉涛任新成立的华北军区兵工局副局长。次年5月,任重工业部兵工办公室副主任。1951年政务院决定成立兵工总局,统一管理全国兵器工业,任命他为重工业部兵工总局副局长兼华北军政委员会兵工局局长,尔后他长期战斗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上,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2年他随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商谈援助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问题。1956年参加以李富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苏谈判关于苏联对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援助问题,他作为中国军工专家组组长具体参与了有关航空方面的谈判。1958年又随以陈云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苏参加了华沙条约国家经济协商会议。1962年郑汉涛被授予少将军衔。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研制“两弹一星”的任务。在攻关过程中,为了加强对“两弹一星”研究试验工作的领导和更好地组织全国大协作,1962年12月14日,成立了由周恩来(任主任)、贺龙、李富春等同志组成的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这是新中国负责领导全国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机构江苏卫视,也是“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总指挥。中央专委办公室设在国防工办,由罗瑞卿大将兼任办公室主任,郑汉涛少将兼任副主任。

1964年至1970年,我国相继研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央专委对加速中国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的建立与发展,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郑汉涛为此做了大量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在首次全当量氢弹空爆试验前夕,他曾率有关人员赶赴位于青海省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现场会同基地人员对降落伞和氢弹总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以确保安全可靠。

郑汉涛曾任中国军事工业历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委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委。他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枪械、火炮、坦克、弹药分册,收条目109个,以陆军常规武器为主体,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各类轻武器、火炮、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各种弹药、火药和炸药,涉及射击学、弹道学、步兵器具、炮兵器材、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的部件与器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由军事科学出版社作为内部本于1987年6月出版。

1988年,郑汉涛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1991年荣获中国兵器工业特殊荣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国军事大辞典》、《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和《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等书籍均记载了他的功绩。

本文撰写过程中,承蒙郑汉涛同志的儿子郑云荪先生和兵器工业专家王勤谟研究员提供资料并以指导,谨此致谢。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