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三问:更可靠社保如何实现?

时间:2012-11-26 10:28来源: 新华社 作者:未知 点击: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人民日报 记者 蒋云龙 【热 词】 社保 体系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 社会保障 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观 点】 观
 

 

    对话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人民日报记者 蒋云龙

 

    【热 词】 社保体系——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观 点】

    观点一

    我们强调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担责任,既非劫富济贫式的制度安排,亦非滋生懒惰型的平均主义。

    观点二

    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是法定目标和国家规划中的承诺,一些现实原因不能成为拖延理由。

    观点三

    我国选择的不是北欧式的福利国家道路,而是中国式的发展路径。

 

    一 问: 有人富有人穷,怎么保障才公平?

    记者:十八大报告强调公平,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才能算公平?

    郑功成:维护社会公平、恪守分配正义并让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是文明社会应当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当不同阶层的福利诉求存在差异甚至冲突时,应通过对话、协商来增进福利共识,并由立法机关来决定。

    我国已确立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社保制度框架,强调的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担责任,既非劫富济贫式的制度安排,亦非滋生懒惰型的平均主义,而是在激励劳动、合理分享、互助共济的条件下,让低收入或困难群体也能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同时又让富人感到没有被剥夺。

    公平的社保制度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普惠性。不是某一群体的专利,而是全民的福利,是共享式的制度安排。二是统一性。愈是统一的社保制度愈是能公平地惠及全民。三是可持续性。即能够持续地让人民感到一年比一年好而不是起伏波折甚至遭遇危机。在三要素中,前两个解决的是当代人的横向公平问题,后一个解决的是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问题。

    记者: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是否意味着不同种类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完全并轨?

    郑功成:统一性与公平性呈正相关关系,全国统一的制度才能真正确立国民平等的福利权益,但各国都是渐进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应当通过并轨走向公平,但它作为不同职业劳动者长期积累的一项社保权益,又要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格局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双轨制,只能通过加快改革推动渐进整合,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医疗保险解决的是当期风险,应遵循大数法则,快速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是合理选择,于后再创造条件实现全民统一。这样做不仅直接促进公平,而且有助于维护财务稳定,并消除所有人自由流动的障碍。

    记者:为促进社会保障的公平,政府还有哪些工作应该做?

    郑功成:一是须牢固确立公平、正义、共享的理念,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可选过渡办法的改革原则。

    二是继续加大公共投入,尽快弥补相关福利制度缺失,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三是积极推进同类制度的整合,通过统一制度来实现公平。如医保制度从“三元分割”到“二元并行”再到“一元覆盖”,社会救助、老年服务走向城乡一体化,等等。

    尽管社保制度走向公平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目标不能更改,方向不容紊乱,步骤要有理性,措施更要合理。 
 二 问: 打工纷纷进了城,保障如何随身行?

    记者:目前大家比较关心农民工因流动带来的异地就医报销困难。社保的流动性怎么解决?

    郑功成:现行社保制度均存在着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群体分割,以及与之相关的部门分割、政策分割与资源分割现象。目前采取的所谓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只是治标之术,社保制度真要适应流动性就必须在打破地区分割、城乡分割和推进制度一体化及提高统筹层次上下真功夫。

    记者:如何才能让医保制度适应流动性并方便患者异地就医?

    郑功成:首先是尽快打破城乡医保制度分割并将统筹层次提高到省级层次,如果能做到这样,则城乡居民的医保权益会走向平等,在省内就医也不再有任何障碍。

    其次,要摒弃以户籍为依据参保的惯例,代之以按常住地参保的做法,以此促使参保地与医保服务地相统一。

    再次,需要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加强基层与乡村的医疗服务,尽可能让患者的就医需求在当地得到满足。

    记者: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与做实个人账户进行到了什么阶段?它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郑功成:现在只有一部分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全国统筹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地区发展失衡导致一些地区反对,同时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划分亦不清。

    不过,这些都不能成为拖延的理由,因为全国统筹既是法定的目标,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承诺。如果养老保险实现了全国统筹,则劳动者的自由发展就具有了更大的空间,其在全国范围内不论如何流动都能够使自身养老保险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至于个人账户,有人估计空账规模约2万多亿元。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严重问题。

    首先,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总体上是结余越来越多,现在结余2万多亿元,每年还在持续增长,这表明了目前的空账只是制度处于地区分割情形下的局部结果,如果是全国统筹,这种情形就不会出现。

    其次,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转为统账结合,必然因历史上无积累而出现空账,这是正常现象。以智利为例,其公共养老金从现收现付制转变为个人账户制时,也出现巨额空账,只不过由政府发行长期特种国债来填补,其个人账户是做实了,但政府在后续数十年间均承担着偿还特种国债本息的财政责任;而我国表现为个人账户空账,政府则是每年直接补贴养老金支出;两者都是政府为改革买单。

    再次,目前个人账户规模太大,达8%,带来的是这一代人的负担沉重,致使费率偏高。可见,空账问题只是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个人账户规模偏大和这一制度尚未实现全国统筹的必然结果。

    因此,应当尽快推进全国统筹,同时缩小个人账户规模并真正做实。这两项工作完成后,制度的公平性将大为增强,群体之间将不再因地区分割而带来权益不平等、流动不自由,代际之间也不会再因个人账户太大而让当代人负担过重或者总是空账而让下一代负担过重而失衡。
三 问: 人人盼望高福利,咋能保证可持续?

    记者:有人疑问,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否可以像发达国家一样,建立高福利社会?如果可以,那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如果不可以,又是为什么呢?

    郑功成:福利社会绝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因为平等与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自由与发展是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社会保障则是维系平等、幸福及个人自由与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

    我国的社会救助早已覆盖城乡,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普惠全民的愿景即将实现,其他各项社保事业也在稳步推进。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全面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新阶段,此后则是在不断缩小差距的同时稳步提高福利水平,在本世纪中叶前真正建成自己的福利社会。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选择的不是北欧式的福利国家道路,而是中国式的发展路径。这就是家庭保障、社会互助等传统机制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仍应始终坚持不懈,普惠性福利与工作福利仍应始终有机融合,赋予社保制度以激励功能将始终是建设与发展这一制度的重要内容。

    记者:什么样的保障水平,既能满足民众的需要,又能保证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

    郑功成:就是水平一定要适度,在确保免除全体人民生存危机的条件下,循序渐进,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我国在上世纪末强调社保只能是“低水平”,进入本世纪后升级为“基本保障”,而未来必定会成为调节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基本杠杆。

    同时,还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并进一步优化责任分担机制,还要确保代际负担公平。当前个别地方实行免费医疗就不具可持续性,并必然影响整个医保制度的整合与理性推进,我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的是缴费型医疗保险,是必须履行缴费义务后才能享受医保权益的。因此,应当避免短期的福利政绩工程。

    记者: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才能兼顾保值和避险这两个目标?

    郑功成:最重要的是安全性与保值增值原则,不安全的投资会带来利益损失,还会导致巨大的社会风险,而不能保值增值则意味着制度不可持续。必须采取组合投资的方式,如投向实体经济、基础工程与公共设施、保障性住房以及股市等等。但在目前情形下,对股市投资却要异常谨慎。还要指出的是,社保基金并非纯粹的信托或金融资本,而是具有社会资本色彩,一些国家将其投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就是具体体现,值得借鉴。
  社保:人们最期望公平

 

张芳曼/制图

    近日,人民日报社会版联合人民网强国论坛、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共同推出“十八大热词”之专题调查“下个十年,你对社会保障有何期许”。调查得到广泛响应,除参与投票之外,网友还纷纷留言,参与话题讨论。

    调查显示,36.59%的网友最期待的是“公平”,票数是第二位的两倍还多。这表明,在达到全覆盖的目标以后,人们期盼着社保制度能逐步走向统一,公平惠及所有社会成员。强国论坛的一名网友留言说:“合理的相对公平,一视同仁,扶贫助弱,有这样的社会保障就满足了。”

    与此同时,医保、养老、住房保障这3个话题依然是群众关心的热点,3项得票共占41.78%,其中,“医保更便利”的得票率略多于养老与住房保障。新医改的进一步推进、养老基金的良性运营、保障房的建设与分配等3项工作的推行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得到了大家的关切。网友“檐sunny檐”在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留言说:“希望(医保)能多报点,对我们这些正在顽强地和病魔斗争的透析病人来说,每次(透析)都是不小的开销。”

    其它几项得票率虽低,但是关乎流动人口、残疾人、低收入群体等人群的切身福祉,意义依然重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他们不应该被忘记。强国论坛一名网友留言说:“最需要关心的人应该是社会最底层的群体,因为他们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他们没有工作,或者收入很低,工作很不稳定,生活非常困难,甚至要完全依靠父母的微薄收入,社会有责任、政府有责任关心这一群体,让他们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让社会更加安定。”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