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天津>理论>

“文化‘三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综述...

时间:2011-10-11 05:0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6、17期连续刊发了署名“云杉”的文章《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此文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中华民族在文化方

《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6、17期连续刊发了署名“云杉”的文章《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此文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中华民族在文化方面的自觉、自信和自强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为了回应此文并推动伦理学、哲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问题的思考,近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道德与文明》编辑部承办的“文化‘三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求是》杂志社、《天津社会科学》、《齐鲁学刊》等报刊近40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学者们围绕“文化‘三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现将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如何理解文化“三自”

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涵、要求、特征以及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各抒己见,畅谈体会。

关于文化“三自”,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认为,文化“三自”中的文化具有三个特质:一是要使我们的文化成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文化,这种文化就要建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它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三是它必须具有开放性,正确对待全民族、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三自”文化具有全球的视野、本土的情怀、扎根现实的态度、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的总体特质。“三自”的文化要求文化主体,第一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第二,必须从当前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中超脱出来;第三,必须深刻地了解和把握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湖北大学戴茂堂教授将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具体到道德“自觉、自信、自强”的问题,认为“最好的道德就是最能够承担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的道德。负责任的道德必须严肃地回答时代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伦理风尚和精神风貌,并自觉地为时代真正能够具有这样的伦理风尚和精神风貌而开辟前行的道路”。

文化“三自”的实现路径

有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文化“三自”。

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认为,文化也是一种生命体,具有“形神统一”的生命结构。 “神”指文化的精神本质价值观,是文化之魂;“形”指文化之魂的载体,即各种文化样态。当前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种重“商”而轻“文”、重“形”而轻“神”的倾向。“形神相即,形质神用”,而消解了文化其“神”,文化其“形”也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或成为纯粹的商品符号。文化自觉,关键在于是否深刻把握和真切体悟文化的本质所在文化的灵魂(神)所在。也就是说,要达致文化自觉,就必须深刻把握文化的精神本质,并在实践中牢牢守护住文化其“神”。

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认为,应该把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进步当作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文明表征,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国力的手段天津大学,也是目的。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上,一定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它崇尚道德的精神,这是中华文化的真正“国粹”。当前文化建设的核心应该是重新反思我们近百年来所接受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着力弘扬中华文化义以为上的道义追求,等差礼让的人际伦理,人心自律的主体精神。

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提出,真正实现文化“三自”要求我们要有三种文化意识。一是文化使命意识。基于当下中国的历史境遇,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化的淳风化俗的作用来看待文化“三自”,还要承担发展一种和西方文化相抗衡的,不同于西方文化类型的中华文化的使命。二是文化生命意识。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实用性文化和理想性文化,实用性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理想性文化则赋予实用性文化以永恒性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哪一部分是理想性文化,哪一部分是实用性文化,找到中华文化的生命原点,真正做到返本开新,中体西用。三是文化承命意识,即对中华文化命运的承接和担当意识。我们要找到中华文化的本根,然后和现代化的实用性文化衔接起来。

文化“三自”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此种关联很自然地将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问题联系起来。不少学者围绕文化“三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凝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教授反复强调天津公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必须承接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发展的成就,吸纳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成果,同时还要超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和境界,从而能够引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基于上述考虑,韩震教授提出核心价值观念必须具备6个方面的条件:必须是国家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必须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必须是具有包容性的价值;必须是具有一定超越性的理念;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

南京大学杨明教授解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首先,从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外部压力来看中国评论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的。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两个方面来解读:从功能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国家应该能够安邦定国,对于国民应该能够安身立命;从内容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要承接中华价值观的优秀传统,二要代表人类价值观的发展方向,三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天津团购,四要满足全体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诉求。

北京师范大学晏辉教授提出,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需要确立价值讨论的三个基本原则或三个基本层次,一是对每个人都有效的基本价值,二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核心价值,三是特定情况下的全局性价值;其次要考虑价值之间能否通约的问题,不同主体(比如个人、企业、政府)之间的价值不可通约,同一价值主体的不同价值(比如公平、效率)也不可通约;最后,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代困境问题。

作者:杨义芹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