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域>特产特色>

中秋节,体育人要不要赏月?

时间:2011-10-12 16:1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本专题策划 本报记者 宋云巍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白志标 杨 敏 黄越滔 新闻点眼:又到中秋,在我们啖着月饼,赏着明月,在假期里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同时,中国的体育人却是绝大多数在枯燥的训练或紧张的比赛中度过这本应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时光。中秋节尴尬地卡在体育旺季期间

本专题策划

本报记者 宋云巍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白志标 杨 敏 黄越滔

新闻点眼:又到中秋,在我们啖着月饼,赏着明月,在假期里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同时,中国的体育人却是绝大多数在枯燥的训练或紧张的比赛中度过这本应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时光。中秋节尴尬地卡在体育旺季期间,放假,还是苦练,这对于每支国字号运动队来说,是否意味着与《哈姆雷特》那句经典的“生存还是毁灭”异曲同工?

中国运动员

一般中秋不放假?

杨敏:在我印象中,无论地方队还是国家队,过去我国的体育健儿很少享受中秋假期,最多就是晚上一起吃吃月饼,赏月、与家人团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奢侈的。别说运动员了,只要赶上比赛,体育记者也不见得能过上一个舒服的中秋节。

黄越滔:我当运动员那会儿,从来没试过在中秋节的时候放假。那时候春节都不放假,中秋基本就被忽略了。不过我知道这几年,好多教练都开始给队员放假了。少则半天,多则一天。虽然比老百姓的假期少,但对运动员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虽然我们以前没有假期,但节日的氛围还是很浓重的。逢中秋前几天地方领导频道中国评论网,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领导到队里来慰问,送月饼是惯例。所以每年中秋都会月饼成灾,但其实很多女孩子都因为要控制体重,根本不敢吃月饼。那时候月饼也没现在花样多,基本上都是蛋黄的。为了避免月饼存放过期,我们就把月饼里的蛋黄挑出来吃了,剩下的就浪费了。

白志标:中秋节在中国的众多节日中虽然历史悠久,而且民间也相当重视,但与春节、国庆、五一等相比,还是属于一个尴尬位置,基本是国庆节的陪衬,多是因为国庆节放假而捎带多一天假期。对于各项目的国家队而言,即便是春节这样的传统大节日,也最多不过是放假一天,加之中秋节也正好处于许多赛事或备战赛事的紧张时期,鲜有听说这个时候会专门放假的。

杨敏:同意“楼上”的说法,中秋节确实处于一个尴尬的时间段,现在正是体育旺季,翻开报纸,男篮亚锦赛、女排亚锦赛、广州网球公开赛、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这些都在中秋节前后进行,要在这个节骨眼给队员们放假一天,不太现实。对于运动员来说,也许能够春节回家的意义更大。

黄越滔:虽然现在很多队伍都开始尝试在五一、十一这样的长假里也尝试给运动员放半天或一天的小假期,但春节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要享受和常人一样的假期还是很难的事情。因为春节都是在每年年初那两个月,而这段时间是很多项目冬训的关键时候,不能因为一个春节就中断了系统训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逢春节,运动员都是在运动队里团聚。我当运动员那会儿,就试过10个春节没回过家。要想打破这个传统,至少目前来说还是很难的。因为冬季比赛相对较少,冬训对田径、游泳等项目的选手来说就是最好的训练时机。也只有在冬训的时候,才能保证较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所以他们只能牺牲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不过,在运动队里过春节,也是非常开心的事情。运动员的表演天赋和组织能力都非常强。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有趣的视频,比如体操队、羽毛球队的春节联欢晚会。运动员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不比专业演员的表演差。

难得假期,一般有什么节目?

杨敏:虽然不能回家过中秋,不过与队友们一起过节,也另有一番乐趣。不知道我们的游泳健将黄越滔当年是怎么过节的呢?

黄越滔:说起中秋的节目,印象最深的还是备战九运会前期,在中山封闭训练。恰逢中秋,当晚,教练就带着全组十几个女孩子去中山公园。公园里有一块特别好的草坪,我们就围坐在草坪上吃月饼、赏月。这份记忆每到中秋都会回荡在脑海。我听说现在地方队中秋节的娱乐活动比较丰富。随着队伍的管理制度越来越人性化,队员逢节假日出去逛街、唱K的各种活动都有。不过有一点一直没变,就是逢中秋前几天,各级领导的慰问形式没变,每天都有月饼送来。

白志标:说到月饼,事实上,中秋节在中国各支国家队中唯一与平常日子不同的便是多了月饼。

杨敏:如果刚巧遇上在外地比赛,中秋夜的节目也许会丰富一些。去年的女排亚洲杯在太仓举行,组委会特地为中国女排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中秋晚宴,除了月饼,还有各种江南美食,包括当季的大闸蟹。王一梅还与央视排球专项记者上台合唱的《广岛之恋》,真是绕梁三日。当时我有幸参加了那次晚宴,记忆犹新。

白志标:2006年,体操队正在中秋节当天凌晨到达比赛地,当天的休整成了短暂的假日,而队伍特意为每位队员准备的一小袋月饼成了大家的最佳纪念品。那一年全国女足锦标赛开幕,参加开幕式的女足文艺骨干成了大家庆祝中秋节活动的表演明星。

黄越滔:和普通老百姓过中秋全家团聚相比,这对大多数离家在外的运动员来说就太奢侈了。他们中秋节不能放假回家,所以所有现役运动员,都不能享受佳节和家人团聚的幸福。不过,集体生活惯了的他们,在当运动员的时候都不会特别在意这个。记得有一年在深圳过中秋,深圳体工队就自发组织了一场中秋联欢晚会。若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原来运动员在表演方面也具备很大的潜力。

白志标:对于运动员来说,中秋节真正能享受到的便是和家人好好煲一下电话粥。没女朋友或媳妇的,就给父母或长辈打电话。记者曾问过一位射击运动员,中秋节跟家人里联系会说什么时,这位队员告诉记者,无非是问问家里的情况,父母的身体状况,而父母则更多的是要求孩子不要惦念。有女朋友或媳妇孩子的则电话里情意绵绵,羽毛球队教练夏煊泽就说,自己和女朋友谈恋爱时,过节时的电话费暴涨。

休息与训练,到底怎样摆?

杨敏:到底运动员是需要没日没夜地苦练,还是劳逸结合呢?在女足世界杯上历史性夺冠的日本队,队员们每天才训练两个小时。中国女排每天的训练时间长达7到8个小时,结果却连泰国女排也输个1比3。到底我们的运动健儿,是不是练得太多了?

黄越滔: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中国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大家都在强调科学训练,人性化管理。劳逸结合的训练模式已经被很多项目队伍采纳。这样的发展方向,对运动员来说无疑是有好处的。之前在上海举行的游泳世锦赛,我听说美国著名的蛙泳选手索尼,她每天的训练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但同样能创造世界纪录。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模仿欧美运动员成功的模式,但其中一定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白志标:“圈养”还是“散养”一直是外界对于中国体育训练体制的诟病,但所谓的人性化集训至今在实质上没有根本变化。这种体制在保证中国竞技体育迅速成为国际竞赛场上强者的同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对于这种集训体制所引发的负面效应质疑。

黄越滔:不知道人们是不是还记得当年杜伊带领国奥队到伦敦热身发生的群殴事件,后来反思时,杜伊明确提到这种长期圈养的集训方式让队员们都发疯了。事实上,这仅是中国体育集训体制的一个缩影。有专家分析,这种与外界隔绝的做法容易让运动队无法应付沉重的压力,这种长期封闭的后果就是一旦运动员离开体育地方领导在线,他们在社会上什么生存技能都没有。

杨敏:其实,这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个项目的运动队中,虽然每个国家队基本每天都有固定的文化课,但运动员训练了一天根本没心思再去学习。即便是已是高校正式在校生的在役运动员也无法保证学习时间,毕业时间一推再推。

白志标:中国运动员的生活最为简单,从运动员公寓到训练场中国地方领导,完全是一条直线。而国外运动员除了训练外,其余时间自由安排。最近几年,无论是职业生涯并不算成功的邹春兰、艾冬梅以及张尚武,还是已经成功了的伏明霞、郭晶晶、王濛等,前者是因为生存能力缺乏或生活穷困或街头卖艺,而后者则因文化和个人修养欠缺或发生“脏裤子”事件或与媒体交恶或与领队互殴。所以,运动员的训练必须要劳逸结合,不但是竞技本身的恢复,还有与社会联系的能力的恢复。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