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尊重过往、无悔青春

时间:2019-04-09 14:37来源:人民网 作者:吴波 点击:
小说的叙事方式也很有特色,以生命垂危的陶小童的诉说为开头,情节在现在与过去不断穿插。第一人称直叙为主,夹杂着第三人补叙。

《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严歌苓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严歌苓

在出版了《金陵十三钗》《芳华》等多部作品之后,严歌苓已然成为了国内众多知名导演追捧的小说作家。小说《芳华》的电影改编,让这位有着丰富写作经验、文体自成一格的作家又一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并随即引起一阵“文工团”热潮,让广大影迷集体感受了一把“青春舞动”。

时隔不久,新华先锋出版公司又推出了严歌苓的另一部佳作《一个女兵的悄悄话》,再忆文工团的青葱岁月。

中国文坛全新的文学形象

《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真诚地展示了一个淳朴而聪慧的少女的人生遭际:怎么锻炼都难以“成熟”,怎么改造都难以达标,从而只能置身于更艰苦的锻炼和更严格的改造。作者在自述中自省,敏锐的感觉与细腻的笔触相得益彰,苦涩的纪实与幽默的自审相互映衬,作品在轻松之中别具深刻启人的内力。

严歌苓擅长观察社会百态,她的文字时而让人大笑,时而让人陷入卡夫卡的噩梦里。评论指出:“这篇小说是歌苓的早期作品,故而没有日后文笔那样纯熟和深刻。但因为她是文艺兵出身,对这一题材有直接经验,所以这本小说显得真实而有代入感。”

严歌苓笔下“补玉”“霜降”“扶桑”“多鹤”“巧巧”等主人公开创了中国文坛全新的文学形象。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普通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回忆中不断设置悬疑

小说的叙事方式也很有特色,以生命垂危的陶小童的诉说为开头,情节在现在与过去不断穿插。第一人称直叙为主,夹杂着第三人补叙。

在生命垂危之际,文艺女兵陶小童回忆起过往。为救她而牺牲的团支书王掖生、为宣传队的存在而放弃前途的刘队长、油嘴滑舌而又令她心动的徐北方、对她又爱又恨的女班长孙煤……在这个似乎人人都忙着扫地、冲厕所、喂猪的宣传队里,多愁善感的陶小童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无论怎样锻炼,她都难以像别人一样“成熟”。

于是,她决定把心肠变硬,从过去那个怯生生的女孩子,变成一个顽强的女战士。她身上那种格格不入的色调不知什么时候褪尽了,她变得坚强、执拗,有时在她的目光中,人们能发现一星残酷的东西。

直到地震后的泥石流掩埋了她瘦弱的身躯,她发现自己终于成为了一个浑身闪着理想之光、不顾一切去送命的人。人们把陶小童从泥地里挖出来,抬到医院,她得救了。

躺在病床上,陶小童好像一下子明白,自己是一个叫“陶小童”的陌生人。可是,为了实现那次不值得的献身,一个正直的军人牺牲了。陶小童躺在病床上,内心无比后悔。

作者在描写对过去的回忆中不断设置悬疑,当一件事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想知道接下来到底发生什么时,作者又画面一转,情节回到当下陶小童被救援的状态。该书刚柔并济、极度的凝练语言,高度精密、不乏诙谐幽默的风格,犀利多变的写作视角和叙事的艺术性,令人着迷。她笔下的美的确是“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

书摘一:入伍第一天

入伍头一天,我和他就彼此关注起来,这感觉很神秘。“他叫徐北方。”孙煤告诉我,她的眼神有点儿狐疑。现在想起来,她打那时起就开始提防我了。其实那时我才十六岁,欠发育的两条细腿使我显得贼瘦,一点儿看头也没有,却不知是什么吸引得他总朝我出神。

“徐北方,你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孙煤意识到我和他这种目光来往反而危险,便喊住了他。

他过来了。孙煤正在替我缝领章,这时停下手,对我侧目而视,她的感觉同样神秘。我简直不敢相信舞台上又蠢又丑的“胡传魁”,就是这个翩翩人物扮演的。头天晚上胡传魁的扮演者得了急症,他临时客串,演得还挺像样,只是在与阿庆嫂逗趣时笑得太狂,竟把个大肚子抖掉在台上——因为他瘦,临时给他揣了个棉花包。

“你的模样挺逗……”走近还这么瞧我可就不妥了,我急忙去看孙煤的眼睛。虽然刚刚相处,我已懂得这双美丽眼睛的阴晴圆缺。

“我来介绍吧!”孙煤急匆匆地插到我和他中间,“她叫陶小童;这位呢,是老兵油子徐北方。来吧,你们握个手!”她把我们完全置于她的安排中,好像我们相识是由于她行了方便。

书摘二:我的名字

我躺着,突然感到很饿。这真让我惊喜:一套垂危的脏器居然还有这样正常的需求。我想去咬头顶上的树叶,它看上去汁水充足。可我够不着,稍微动一动,全身七八处伤就同时给我厉害瞧。我还想喝点儿什么。真烦人,一个快不行了的家伙事儿还挺多。

我要是活活饿死可就惨了。饿死的人都把眼睛睁得老大,那样形象不好。我才二十二岁,这个年龄的少女理应有个美好的死法。可能的话,周围摆些花。谢天谢地,不要那些永不凋谢的塑料花,那种花可以开到下一个英雄牺牲的时候。

我的名字的确不够分量。陶小童?一点儿也不帅。不像别的英雄,光是名字就能把人镇住。

我长到很大还没有名字。上小学报名时,阿爷一路上提了几十个方案,都被我否决了,一直讨论到老师面前,仍没有结果。老师催问,阿爷一急,随口说出一个“陶小童”。大概直觉帮了忙,他忽然发现孙女极像瓷娃娃。

回家路上,祖孙俩对这个名字都不满意,彼此怄起气来。早知道就取这样一个拆烂污的名字,何必绞那么多年脑汁。我当时想,阿爷真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有学问。

阿爷取名字的计划先于我的出世。早在我待在娘胎里他就开始伤脑筋了。他要取一个见学问、叫得响、写得美,脱俗又不怪癖、简单而又独到、雅致而又淳朴、别出心裁又不见匠心、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名字。他对自己的才华、学识抱了过大的希望,所以它们难免不让他失望。

阿爷首先搜刮出一肚子故事来启发灵感。娥皇好,女英也好;宣姜美,庄姜也美;夏姬呢,害得三个国家为她开仗。妲己爱看纣王杀人,要不得;褒姒不错,又太古怪,非要点烽火台才肯笑,把国给搞亡了;阿娇可爱,但千金买得相如赋也没换回宠来,命苦。阿爷说,他羡慕古人取名字的无拘无束,似乎越近代,取名字的套路就越多,左邻右舍,叫阿珍的就不止十个。可太脱俗也不行,总得取个像名字的名字吧!阿爷对着一大堆古今中外的名字茫然了。

……

其实阿爷并不是我的亲祖父。这是我家的一个秘密,无论是谁触碰到这个秘密,阿爷都会变得极谦卑。有一次我问:“爸爸姓陶,阿爷为啥不姓陶?”阿奶装聋,阿爷则用很害怕的样子盯着她。爸爸与阿爷的关系也很怪,他喜欢翻阿爷的柜子,翻出一块儿刻图章的石头或一只很旧的烟斗,就大获全胜似的对阿爷说:“这个不是你的吧?”阿爷忙堆起笑说:“你拿去吧,拿去吧。”(吴波)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