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实力迅速上升、美国全球称霸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地区秩序进入重要调整期。 日本算是一个“大国”吗?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近日在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讲话称,日本在本地区安全及防务政策制定的参与程度急剧扩大,这并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情。他说,对日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考虑到地区安全环境日益紧迫,在地区内负起责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小野寺五典发言的目的是要解释,东京为什么要通过重新解读战后和平主义宪法的方式来让扩大日本在亚洲扮演的警察角色。但在这里,他使用了日本政治领导者极少使用的一个词:“大国”。 历史学家布鲁姆告诉《华尔街日报》称,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在1956年访问东京期间敦促日本再次考虑一下像一个强国那样行事的问题。外交关系协会主席哈斯在2007年以《被忽视的亚洲强国》为题撰写了一篇关于日本的论文。 哈斯在文中写道,现在,知识分子、记者和政治家都在谈论、描写日本在全球的角色问题,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不是所有人都会欢迎出现这样的变化。 事实上,“大国”二字确实让中国感到强烈不满,因为中国一直在追寻它自己在该地区的“大国”地位。日本进入中国的“大国”讨论行列,通常也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近日报道称,中日争端永远都不是关于领土的。在一场旨在定义亚洲大国未来数十年角色和地位的竞争中,它们只是一些象征符号。 文章称,中国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它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并削弱美国的领导地位。既能达到这个目的、又不会过于与美国正面交锋的办法就是削弱作为美国地区领导地位基础的联盟和伙伴关系。 很长时间以来,美国一直都希望日本军队能够扮演更多“强国”所扮演的角色,正如小野寺五典表述的那样。 美国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是因为日本可替美国分担战略压力。在东亚地区,美国目前不但面临着朝鲜问题、半岛核问题、东亚各国的岛屿争端等地区性矛盾,同时还要努力降低中俄两国海上崛起对美国的不利影响。 不过,美国对于日本被看作是“强国”存在一种矛盾心理。当日本政府开始采用偏离美国立场的政策时,美国政府感到很不满,不管是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还是他在外交上向俄罗斯和朝鲜做出友好姿态。 另外,近年来,韩国在美日韩阵营中一直充当配角,随着美日关系的日益密切,韩国在美日韩同盟中逐渐被冷落。其在同盟中的地位之所以较低。 由于韩国并没有地区性军事力量扩张的需求,对于美国来讲,其支持美国实现重返亚太军事战略的作用不大。特别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框架下,奥巴马政府在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上,始终把日本定位为帮助美国打压中国军事和外交力量的棋子。 韩国某种程度上则被简化成了一个旁观者。 事实上,在北京眼中,“大国”差不多也就仅仅是中美这两个国家的专属代名词。 在地区和全球性事务中,中国已经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海外媒体分析说,中国在新型大国合作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在发生一些变化。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日发表前外交官、中山大学国际关系特聘教授庞中英的评论文章称,当前的亚洲安全架构有利于防止战争噩梦的重演。 文章称,中国以前的外交政策可以总结为一系列的“不”字:不干涉、不出头、不称霸、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不结盟、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等等。从很多方面来看,这些都一直保持没变。中国领导人在本地区或国际社会的诸多场合都采取了这一立场。 但同时,中国也认为修订或调整外交政策很有必要。近期,中国领导人的诸多行动都反映出中国正在探索新的外交政策: 中国将自己定位为世界新型大国。因此,中国希望与当前的大国美国发展新型关系。 然而,中美关系犹如一场防守型游戏。 用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来形容不久前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很贴切。 华盛顿称其在亚太的密集军事外交同盟活动,是为地区稳定而采取的“再平衡”,而北京显然视之为遏制战略。北京与华盛顿总说不到一块去。 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经济学“展望理论”或许是最好的解释。该理论认为,相比最大化地获取收益,人们愿冒更大风险来避免损失。比如,一个衰落的超级大国,常把考虑预防性战争作为阻止其地位丧失的一种手段,并愿在当前的冲突中加倍努力,而非抽身撤出。 在华盛顿看来,北京愿冒险一搏,或在外交谈判中损害美国利益推进其影响力,或为领土利益而咄咄逼人,从而削弱美国影响力。 美国“转向”亚洲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是重树地区影响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参考点仍是美国转向前的状态,因为想在影响力之战中收复失地。结果是,美国着重于在西太削弱中国的“咄咄逼人”,中国则相信咄咄逼人更能阻遏美国。 今后的15到20年里,专家学者很可能不会再问“中国是一个全球大国吗?”,而是问“中国怎么做才能为全球社会做出贡献?”但日本等其他亚洲国还仅仅停留在:“我们是亚洲大国吗”?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晚霞溢彩 | 运动竞技 | 两会频道 | 人社保障 | 欧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新硬件时代 | 非洲频道 | 美洲频道 | 澳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疆建设兵团 | 网络金融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聚焦海外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民政工会 |
一个亚洲能容下几个大国?
时间:2014-07-31 16:41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夏湉 点击:
次
在一场旨在定义亚洲大国未来数十年角色和地位的竞争中,领土争端只是一些象征符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在中国人眼里日本为何不是大国?
- 下一篇: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自助游网站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 中国靓号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