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岂能“玩障眼法”?

时间:2020-06-28 11:51来源:评论网 作者:蔡菲菜 点击:
落实是最好的重视。通知虽开出了“良方”,但如果“对症不下药”、慢落实、假落实,就会陷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怪圈。在叫好之余,如何让基层减负措施落地生效?关键就在一个“实”字,切忌减负“像雾像雨又像风”不落地。
      6月3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研究进一步推动《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指出以钉钉子精神把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一抓到底。然而,一些原有的形式主义难题“改头换面”又重新出现。(6月11日,人民网)
     基层减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现实中一些原有的形式主义难题“改头换面”又重新出现。如红头文件减少了,但白头的增多了。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的红头文件不能超过100个,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文件又会以便签形式下发。此外,久为基层干部诟病的以会议贯彻会议现象仍时有发生。如上级要求加强环保工作,其中一条是‘每个月必须开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会议’,年底还要检查会议记录。形式主义难题易反弹,减负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还是惯性思维作祟,怕担责、轻落实,担心上级精神传达不到位就被认为是失职,有些地方有时宁愿变着法把文件发下去、把会议开下去,也不想被扣上不落实的帽子。笔者以为,如果文件依然是层层转发,责任状同样是层层压实,基层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被层层加码,最终所有的压力都落在基层干部身上,一旦出现了任何意外,问责的板子就抽到基层干部的身上,最终依然会伤害基层干部的心。
      落实是最好的重视。通知虽开出了“良方”,但如果“对症不下药”、慢落实、假落实,就会陷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怪圈。在叫好之余,如何让基层减负措施落地生效?关键就在一个“实”字,切忌减负“像雾像雨又像风”不落地。
     应在“领导带头”上下实功,防止命令式部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知重点是整顿工作作风,而改进作风的关键在领导干部。通知强调,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要轻车简从、务求实效,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举措。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上面出现官僚主义,下面就会产生形式主义。在为基层减负上,“关键少数”在源头上带好头,改作风才会有劲头,树新风才会有干头。因此,领导干部要在以身作则上见行动,在整改落实上作表率,释放出上行下效的正能量。比如,在关键环节,强化主体责任,把量化的减负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一级看一级的示范效应。
     应在“解决问题”上出实招,防止机械式操作。基层减负呼声由来已久,然而,一些地方盲目以减少工作代替减轻负担;有的地方减少了现场会议,却在视频会议上加码。表面上在减负,实则是在减效,类似这些都是简单照搬的表现。让通知落实落地,防止“浮”于文字、机械操作,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在解决基层“高压”问题上下实功夫。比如,对基层负担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全面摸底,结合各部门实际,厘清责任边界,规范责任事项,制定责任清单,以问题为导向,出台系统减负措施和办法,抓深入抓具体,切实让基层干部多些务实、少些事务,能够把心思集中到抓落实上,把精力聚焦到干事业、促发展上。
    应在“落地执行”上求实效,防止口号式落实。基层减负成效最终要落脚在基层干部的幸福感、群众的获得感上。通知着眼于解决基层会议多、检查多、考核多、问责多等堵点痛点,旨在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作为,让基层群众有更多实惠。这就需要树立结果导向,在通知执行过程中,严格监督减负落实情况,察实情、问实效。比如,会议减少了,干部干劲是否更加充足?文件简短了,工作部署是否清晰明确?程序简化了,干部责任是否虚化弱化?以实实在在的减负成效来衡量制度落地的效果,坚决防止口号式落实,方能防止基层减负“华而不实”。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