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沧海百年家国情不改

时间:2019-05-06 17:04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 程 龙 点击:
 “我们林家的爱国之心、民族之情,是先辈用生命铸就的,也需要我们后人接续。”林祖密嫡孙林光辉指着这封信动情地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多为两岸交流作贡献。”

270多年前,福建平和一个叫林石的人来到台湾彰化开荒拓土,后家族定居雾峰,勤耕不辍,逐渐成为地方望族。伴随着台湾的历史沉浮,这个家族历经兴衰起落,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命运、共前进,坚守爱国爱乡情怀。

  近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的雾峰林家历史特展,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图片,讲述了沧海变迁中这个“百年台湾世家”的不变情怀。

  兵马从戎,守乡卫国

  雾峰林宅是台湾现存最庞大、最精致的古建筑群。展厅中,一幅规模宏大的雾峰林宅分布图,让北京观众一窥这个家族曾经的基业。

  雾峰林家一直以“力田习武”为训,开基展业。直到第五代林文察,在咸丰、同治年间效力于清政府,受左宗棠举荐成为福建陆路提督,曾国藩评价“闽中健将,文察为最”。1864年,年仅36岁的林文察不幸战死,被追赠为太子少保,其宅第被赐为“宫保第”。自文察之后,林家数代都为保台卫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一张发黄的文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林文察长子朝栋的功绩,“候选道林朝栋着赏穿黄马褂”。1884年,法军据基隆,谋犯台北,林朝栋率领乡勇支援清军并多次击退法军,林朝栋因功受奖。此后,林朝栋也得到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赏识和重用,协助刘铭传发展农商、畅通交通、推行新政。

  1894年甲午战败,台湾进入日据时期。一张“闽南军司令”的任命状,证明林家后人没有缺席民族解放事业。林朝栋之子林祖密疾呼“国且不国,更何有台”,誓死不当日本殖民地的臣民,于是变卖台中田地,捐资台湾抗日义军,并大力支持孙中山护法活动,被任命为闽南军司令。1925年林祖密被军阀杀害,他秉持的“国比家大,有国才有家”的信念深深地影响了林氏后人。

  展览中,一封字迹已有些许模糊的信件读来让人动容,其中这样写道,“台湾光复,父亲生平遗志达到了,要是有知,一定大笑于九泉。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故乡同胞能获得光明和自由,个人粉身碎骨也是值得”——这是抗战胜利后,林正亨写给母亲的信。林正亨,是林祖密之五子。1944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他毅然参加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任步兵团指挥连连长,在战争中身中16处刀伤致残。

  “我们林家的爱国之心、民族之情,是先辈用生命铸就的,也需要我们后人接续。”林祖密嫡孙林光辉指着这封信动情地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多为两岸交流作贡献。”

  传承文化,启蒙民智

  200多年来,雾峰林家也见证了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一张题着“文魁”两字的牌匾照片让人眼前一亮,这块悬挂在林宅景薰楼内的匾,为的是纪念林家唯一一位举人林文钦。林家先辈多是武将出身,直到1893年林文钦取得科举功名,林家因此更重文教,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世家”。在后来的动荡年代中,林家也因此有了武功之外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这两句经典之作便是出自林家后人林朝崧笔下。在日据时代的高压统治下,雾峰林家通过兴办学校等持续推动社会启蒙,引进思潮观念。林朝崧与侄子幼春发起成立“栎社”,通过唱和古典诗词弘扬祖国文化和民族意识。林幼春更积极参与文化启蒙运动,大力支持新文学,被称为“汉学界的台湾第一才子”“台湾新文学的开拓者”。

  在这些历史照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1911年梁启超受邀到林家莱园做客,将一张自己与女儿留影的照片赠与林朝崧。其间,他劝说林献堂、林幼春叔侄不可“以文人终身”,须努力研究政治、经济等学问。受此启发,林献堂等人发起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并组织“台湾文化协会”,定期举办演讲、发行书报,促进台湾文化进步。

  “‘一新义塾’就是我们明台高中的前身”,林献堂孙媳妇林芳媖指着一张“雾峰一新会活动合影”的照片介绍道。1932年林献堂之子林攀龙从德国学成回到雾峰,在当地发起成立“雾峰一新会”,推动女子教育,并开办了“一新义塾”汉语讲习所。“每年在林献堂逝世纪念日,我们都会在明台高中举办文化活动,向大家讲述林家历史和两岸渊源,努力传承雾峰林家的爱国爱乡精神。这是我们林家后人的责任。”林芳媖说。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