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家长>

26岁女博士“破格”获聘更需实至名归

时间:2020-08-10 17:28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获聘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晟曼年轻且没有海外经历,26岁便被聘为副教授一事引起了网络热议。

新闻速递:最近,一段“老人乘坐地铁时因无健康码受到工作人员阻拦”的视频在网络热传。大连地铁昨日回应称:地铁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是对的,但工作方式方法不当,针对特殊人群服务不到位,“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健康码的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帮助老年人乘坐地铁”。

  新华每日电讯:大连地铁及时诚恳的回应值得点赞。自疫情发生以来,老人无健康码出行受阻的新闻时有发生,多次引发热议。这反映出,部分老人无法及时跟上智能时代的脚步,而社会尚未及时给出有效、人性化的应对办法。当前,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必备的生活生产技能。但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受知识、技能和条件所限,仍被挡在移动互联网的“门外”。数字鸿沟已不仅仅是家事,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弥合数字鸿沟,既需要代际支持,也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对老人的“数字反哺”,不仅需要提供操作层面的指导,更需要给予老人情感层面的鼓励。社会也应该多一些包容,等一等暂时跟不上节奏的老年人。在互联网技术更深更广地嵌入日常生活中时,或保留传统的渠道,或提供其他替代性的办法。老人因没有健康码出行受阻,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实则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问题。这道题,考验着社会如何善待数字化时代的“弱势群体”,也考验着科技进步如何兼顾社会温度。

  新闻速递:湖南大学官网近日更新教师信息显示,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获聘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晟曼年轻且没有海外经历,26岁便被聘为副教授一事引起了网络热议。

  新京报:论出身,李晟曼的确算是“师出名门”。从披露的信息看,李晟曼在科研方面也有不少成绩。但即便如此,她能否有资格“破格”,在舆论场依然是见仁见智。一个颜值出众的女博士,入职即被评为副教授,由于打破常规,引发猜疑也不意外。更何况,如今高校教授、副教授的评定,的确非常困难。另外,李晟曼没有教学经验,这也是引发质疑的一个原因。对于这些问题,湖南大学也不妨多提供一些信息,回应舆论关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过程及其考量。说到底,年龄、颜值、学术背景等等,都无法定义一个人的全部。真正让人才脱颖而出的,只能是实力和成绩。有实力的人敢于面对挑战,公开公平的招聘,也要积极澄清非议。年轻人不甘于论资排辈,有拔尖的意识和能力,用学术成果征服评价体系——这是科研创新的活力所在。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对于自主创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需要一股敢为人先的精气神。湖南大学评聘年轻博士为副教授、博导,既展现出了“破格”的勇气,同时也不妨多些解释,让公众更“服气”。若是才华出众,破格没有什么不可以。当然,每一次破格,也必须要经受住网友挑剔的“找茬儿”。唯有公正,才能服众。

  新闻速递: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近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二审。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专门学校”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专门学校”。

  北京青年报: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对2016年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和2019年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法制化确认。此次提交二审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仍然坚持了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施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以“专门学校”建设为抓手,对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既防止了“一关了之”的简单粗暴,又摒弃了“一放了之”的放任自流,从法律层面确立了“预防未成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分级预防、提前干预”的根本思路。此次修法对“问题少年”分级分类教育矫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路和规范,但“专门学校”作为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提前干预和以教代刑的专门场所,如何在校园科学化布局上更加周全,在师资配备上如何更加有力?如何在课程设置上兼顾德智体美劳与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在学校与社会的衔接上确保毕业生不是生活在“教育孤岛”?如何引导公众消除对在“专门学校”学习的孩子们的歧视与冷漠?所有这一切,都还需要全社会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提升。

  新闻速递:2011年8月,云南曲靖曾因铬渣污染受到关注,当地土壤和水源均受到威胁。1个月后,环保组织向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这也是中国第一起由民间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据媒体报道,近日,原被告双方在法院组织下签署的调解协议正式生效,终于为此案画上了一个句号。

  光明日报:一起公益诉讼,历经9年,该案从起诉到立案、从立案到两次调解破裂、再到重回谈判,可谓一路波折,使得原告环保组织备尝艰辛。虽然最终的调解协议,并非环保组织最初想要的最佳结果,但在环境公益诉讼面临多重掣肘、屡屡陷入泥淖的当下,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已属不易。作为中国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第一案,曲靖铬渣污染案的破冰意义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这起案件,也堪称当下环境公益诉讼的一个样本,对于类似案件有着丰富的借鉴价值。也给了我们启示,在今后的环境公益诉讼中,地方环保部门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应以何种态度参与和推动环境公益诉讼。此次曲靖铬渣污染案的调解结果,为环境公益诉讼打开了新思路,增进了公益诉讼的“人本”内涵。不过,尽管这起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有着破冰意义和独特的样本价值,此案也再次充分暴露出公益诉讼的种种尴尬和困境。其中处于第一位的,就是取证难。公益诉讼的另一项共同困境,是高额的鉴定费。鉴定费的困境不破解,就会有更多的环境公益诉讼面临“打不起”的难题。环保组织参与公益诉讼,仍然缺乏有力的支持机制,诉讼双方资源、力量严重不对等。而这,正是亟须改变的现实。曲靖铬渣污染案虽然已经画上句号,但这起案件也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改革起点。

  新闻速递:暑假期间,一些孩子不停地“跑场子”,每天的假期生活不是在补课,就是在去补课的路上;一些家长不停地当“车夫”,在很多马路上,都能看到接送孩子的家长,晚上八九点钟也不例外。暑假俨然成了“第三学期”,孩子、家长都不轻松。

  经济日报:暑假期间补课热,各种培训班在推波助澜。但是,家长要有知己知彼、量体裁衣的定力。如果被培训班牵着鼻子走,衔接班、提高班、特长班……恨不得一课不落,一天不停,给孩子搞出个“第三学期”,真的就能有想要的收获吗?学校之所以放暑假,是因为暑假期间天气温度高、不适宜外出或集中学习,而且这也是为了让天性好玩的孩子得到暂时休息,使他们在假期中有别样的感受和经历。暑假里,孩子没有得到休整,仍然高速运转、天天忙着“赶场子”,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能失大于得。良好的教育绝不是抢跑。时至今日,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书本知识固然重要,培养孩子的其他爱好和兴趣,让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也很重要。与其造就一台学习机器,远不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心态健康的人。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