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金融>银行>

亚投行如何构建国际影响力

时间:2016-01-11 10:21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通过分析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项目需要面对的挑战,亚投行可以在方向、作用点和大小这三个要素上采取一些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措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构建较强的机构影响力。
  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影响力,亚投行应秉承中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发展理念,同时创新援助模式,推动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家“一带一路”长期战略的实施亚投行的成立体现着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担当和责任,其背后蕴藏着国家大战略和重大历史机遇。亚投行是否可以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的经验和教训成功构建可持续的机构影响力,最终建成一个“精干、廉洁、绿色”的多边银行,关乎这项战略的成败。
       亚投行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活动时应该小心谨慎、有的放矢。从道理上讲,为一个国家提供援助就要努力地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对发展问题做出表面化的回答。做出建议前,就需要有人对受援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民族等状况有深入了解,同时也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有所掌握。亚投行应该重视各国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初始条件,秉承实际的发展理念和清晰的业务模式,鼓励并帮助各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专注于提供“技术层面”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项目需要面对的挑战,亚投行可以在方向、作用点和大小这三个要素上采取一些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措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构建较强的机构影响力。
       面临三大挑战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不足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基础设施融资难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广泛存在。然而除了融资难,项目前期准备的深度和质量也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影响巨大。
     在实践中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准备表现有三大问题:一是数量少,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并未被开发成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二是质量差,很多项目缺乏经济、财务、技术和环保等方面的严格评审,少数已经评审的也存在评审深度不足的问题;三是效率低,项目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缺乏系统性,准备周期过长。细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亚投行需要格外认真应对三大挑战。
     首先是宏观政策风险。基础设施项目初始投资一般都比较大,需要后期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来保障投资回收。后期现金流的来源不外两大类:一是来自用户付费,二是来自政府或公共部门的财务支持。而这两类(特别是后者)都可能受到项目所在国政治周期变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投资者都天然地倾向于规避风险,自然也希望项目所在国的有关政策保持稳定。为了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发展中国家要用适当的方式对外界展现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意愿”,比方说制定并公开其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其次是能力欠缺。和政策风险比,发展中国家在项目开发时的能力欠缺问题更为突出,这表现在前期的项目规划、项目准备到后期的实施等各个阶段。具体表现为两大类:一是政府部门缺乏发展规划能力。虽然知道各领域的基础设施缺口巨大,但在如何将“缺口”转变成系统的“发展规划”上知之不多。二是项目实施能力有限。即使确定了一些项目概念,往往也很难将这些概念开发至“具备融资条件”的阶段。而“具备融资条件”则是一个项目可以吸引股权投资者和银行贷款的先决条件。因为缺乏系统规划的能力,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项目开发上都是被动的“一事一议”,这不仅可能给后续的项目实施带来额外困难,也会造成不同项目之间缺乏衔接、互相干扰的问题。
     再者是项目准备资金缺乏。发展中国家用于项目开发准备的资金严重不足。传统上,可用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准备的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资金、开发商的风险投资、多边机构的主权担保贷款和信用支持、各种捐赠,等等。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准备成本一般要占总投资的5%~10%。也就是说,如果在2010~2020年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那么用于项目准备的资金每年就应该在400亿~800亿美元的范围内。为了弥补项目准备资金的缺口,本世纪以来在不少国际合作框架内都设立了新的融资机制来支持项目准备。例如,世界银行的项目准备预付款机制。然而,就总量来说,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太大,现有可用于项目准备的资源仍是“杯水车薪”。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