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文明的狮子欢度元宵佳节

时间:2019-02-26 12:53来源:评论网 作者:江艳兵 点击:
在这个举县狂欢的节日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赤裸上半身,穿着各色七分软布裤,喝得醉曛曛的,一手持缠满鞭炮的一米多长的竹竿,一手擎巨形深黄绸纸长龙,狂放如巨浪翻滚,轻捷如猿猱攀援,勇剽如豹魑出猎,大有撼山震岳的气魄。这些人几十个人成一群,舞动一条条活灵
         公元2019年2月19日(今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历经上千年沧桑巨变的德江县,又开始人潮涌动,这个数十万人世居的黔东之县又举县沸腾了一夜。这一天,素有“东方狂欢节”盛誉的德江炸龙节又一次揭开绚丽多彩帷幕。
        在这个举县狂欢的节日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赤裸上半身,穿着各色七分软布裤,喝得醉曛曛的,一手持缠满鞭炮的一米多长的竹竿,一手擎巨形深黄绸纸长龙,狂放如巨浪翻滚,轻捷如猿猱攀援,勇剽如豹魑出猎,大有撼山震岳的气魄。这些人几十个人成一群,舞动一条条活灵活现的长龙,从煎茶镇到德江县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见这些人矫健的身影。
        在这个举族同欢的节日里,夜有凌寒者,烟水映春城。彩绮澄江漫,长龙矫健行。人们纷纷涌上街头,红妆素裹,塞满街衢,男女老少,容光焕发。安化铜锣动地来,初燃炮竹放襟怀。桑林舞曲乘时见,驱凶祷吉汗盈腮。铜锣声,鞭炮声,欢呼声,邀约声,踏步声……声声鼎沸。为了保持充盈的体力,营造持久的氛围,舞龙的人常常相互替换和邀约,拿着酒瓶相互劝酒,相互扔正在燃放的鞭炮,他们身上挂的鞭炮也会顶在干竹竿上燃放,或者就近扔在龙身上。这样,一条几十米的长龙,常常会挂满成千上万正爆炸的火炮,焰火冲天,格外壮观,几个小时的燃炸和爆破,才能把龙炸完。看炸龙的人,可以抵近炸龙队伍一两米外观看、拍摄、随队行进,也可以跟着祷福。
        不过,近年来,炸龙活动逐渐淡化了祈祷内容,而程式化狂欢则日渐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德江县最热闹的全民狂欢活动,也注入了不少表现新时代的价值观的内涵,表现了现代德江人刚健、开放、豪爽、旷达、洒脱的情怀。德江土家炸龙节,不仅土家族人参与,境内各族人民也参与,现己已发展为全民同欢的炸龙节,形成文化旅游的一面旗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注入了民族团结、和谐共生、开放包容的的新意涵,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它已演变成一种超越民族界限的地方文化。
        这是一个传承了至少上百年的传统,它源于土家族世代流传的荆楚旧俗。古时候的德江县受荆楚巫觋文化影响深远,凡重要事务都要祷苍天、问鬼神,重视禳灾祈福,认为龙作为瑞神和图腾,有沟通天地人的灵异作用。人们通过盛大的奉龙和炮竹燃放仪式来驱除旱魃,攘除灾凶,祈天降雨,而龙正是家喻户晓的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瑞神。从较早的渊源来说,《论语·述而第七》记载:“祷尔于上下神祗”,是子路为正患重病的恩师孔子祷福的说辞,足见祈祷文化从渊源上就有极强的功利性,而不是通过祷告表达某种炸龙持久宗教信仰。后来这种功利性的观念随儒文化的传播而濡染到各地,德江也不例外。炸龙风俗,作为一种地方民族文化形态,融功利性内容和带宗教性仪式为一炉,久而久之,作为祈福范式之一留传至今。炸龙时间一般定在每年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日下午六七点钟以后,直到子夜后才结束,以正月十五居多。这一天,德江人集体祈福、共同狂欢,共同谱写花式“欢乐颂”,共同为热闹的农历新年画上一个短暂的休止符。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