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企业>品牌中国>

大国重巧匠 从青岛制造看中国制造迈过"八大关"

时间:2016-10-22 17:01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于佳欣、刘宝森 点击:
尽管我国已自主掌握高铁生产的整套技术,但有些重要轴承和特殊的铝合金及钢板,由于国内没有特殊材料,每年还需进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技术负责人说,我们仍有短板,不能懈怠,更不能自满。
  • 新华社青岛10月21日电 题:从青岛制造看中国制造如何迈过“八大关”?

    新华社记者 于佳欣、刘宝森、徐冰、席敏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的风景名胜“八大关”最能体现这一特色。韶关路、嘉峪关路、正阳关路……这里纵横着八条以著名关隘命名的道路,故得名“八大关”。

    爬坡过坎闯关成功,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透视青岛制造的探索,能给正在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中国制造带来一些启示。

    基础关:不少“关键环节”仍需打通

    国盛之基,在于制造;制造之兴,在于强基。

    “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症结所在。”工信部规划处处长姚珺如是说。

    基础薄弱一直都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痛点。尽管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已经很高,但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仍需依赖进口,占到整体成本的70%以上,导致中国企业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在走访的青岛企业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大型制造企业的创新走在前列,但有的关键零部件还需进口。

    尽管我国已自主掌握高铁生产的整套技术,但有些重要轴承和特殊的铝合金及钢板,由于国内没有特殊材料,每年还需进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技术负责人说,我们仍有短板,不能懈怠,更不能自满。

    基础技术研究是“四基”中的基本。“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而实际上我国的基础研究占研发的比例在过去20多年中,一直在5%左右徘徊,与经合组织国家5%到20%的标准依然有较大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调研发现,不少青岛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主动加大研发和自主创新,不断缩小差距。

    致力于橡胶产业的青岛软控股份公司,为了加强基础研究,建立了中国橡胶轮胎行业唯一的基础研究机构和世界级橡胶行业高水平实验室,目前已经填补了国际空白专利100余项。

    《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把工业强基作为重点实施的工程之一。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姜铭建议,要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将新的技术元素及时纳入“四基”发展。

    创新关:过硬技术是企业竞争的“王道”

    从传统的家电制造商,到高精度医疗设备,再到城市智能交通,海信集团一直践行着“技术立企”这一理念。

    “技术创新跟不上,就没有生存空间。”海信集团副总裁汤业国说,“所有的产业都是从技术开始,不掌握技术绝不能干!”

    尽管加快创新已成为我国制造企业的共识,但原始创新少、核心技术落后依然是我国制造业长期存在的问题。

    《201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相关外汇数据显示,到2013年,我国向海外支付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210亿美元,从海外获得仅有9亿美元,差距悬殊。

    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跃居发展高地。

    近些年,海信坚持创新,打造行业标准。“海信在LED背光及ULED显示领域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70余项,国外专利15项,获得欧洲及美国专利授权,主持制定了相关国际标准。”海信集团品管部副部长朱淑琴告诉记者。

    致力于海洋生物产业的明月海藻集团,已在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生产上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在技术和价格上的垄断。董事长张国防感触颇深:“创新有可能找死,但不创新便是死路一条!”

    一些专家建议,在创新中,政府部门要更加注重引导创新要素流动和聚集,搭建加强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核心技术突破的“生态系统”的形成。

    目前,青岛确定了中科系、高校系、央企系和国际系“四条主线”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从中科院、知名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国际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创新资源。

    人才关:没有一流人才就没有一流制造

    造物先造人。

    在青岛,既有郝建秀、许振超这样的工匠级劳模,又有以张瑞敏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家,才成就了青岛制造的品牌。

    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既需要高端研发人才,也包括精湛工匠人才,更需要企业家团队。

    “一流的制造业要靠一流的人才。”姚珺说,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工人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产业工人人力资源还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成为制造人才短板。

    为加大人才培养,青岛市通过“211计划”加大对人才的引进。“2”是引进2000名高端人才,基本上是院士、教授级别的;一个“1”是引进1万名紧缺重点人才,基本是博士级别的;再一个“1”是引进100万名支撑人才,基本是本科以上的。“十三五”时期,青岛人才总量将达到165万名。

    引进后的重点在育。“一个城市的高度不在摩天大楼多高,很大程度在于大学水平。”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说,未来青岛要有国际一流的学校和学科。

    “没有好企业家,就没有好企业。”青岛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认为,目前青岛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我们要努力做到,在青岛有无数个张瑞敏出现。”

    质量关: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道生命线

    中国制造,质量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一直以来,质量问题都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据近年来的统计,我国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直接损失上千亿元。

    “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石。”赛迪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程楠说,中国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过质量这一关。

    在质量关上,青岛的“五朵金花”企业名不虚传。“砸出来”的海尔,“逼出来”的海信,“烧出来”的双星,“停出来”的青啤……质量意识已经深深刻进青岛制造人的心中。

    在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原则已经融入所有职工的血液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青啤设计了包括水、微生物、酿造工艺等多个环节在内的1800多道质量检测点,实现了层层检测无盲点。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也要实现从依赖资源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低价竞争优势,转向依靠质量升级和品种优化的竞争优势。

    随着技术进步,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手段之一。双星集团于今年6月新投入使用了智能化生产线,单台设备的产出率提升5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80%以上,合格率达到99.8%。

    提升质量,标准先行。定位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青岛,积极推动“标准+”建设,目前由青岛市承担、主持的国家级和国际级标准制定有25项,在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一。

    “未来要更加强调新的技术革命对提高质量的促进作用,用工业4.0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方法,更好地解决质量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

    智能关:制造业脱胎换骨要跨的一道坎

    制造业该以何种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不触网就死亡!”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如此回答。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广大制造企业产业模式的升级换代。“能否闯过智能关,不仅关系企业能否挖掘新动能,更是传统制造业要迈过的一道生死关。”帕勒咨询公司董事罗清启说。

    他认为,两化融合立足于两种模式:一是产品智能化制造,二是商业模式再造。

    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工业生产,培育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甚至颠覆组织管理,在青岛的多家企业已经悄然展开。

    曾经的传统服装生产企业红领集团,在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如今已经摇身变成了“魔幻工厂”,西服定制从最初的个性设计到最后的成衣配送压缩到七天。当下,红领正在向工业制造方案提供商转型。

    海尔则用互联网思维,对整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架构进行了重塑。现在的海尔,没有层级,只有平台主、小微主、创客三种人,被视为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的互联网企业。

    从工人到机器人,从孤岛生产到智能互联,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青岛制造正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生产体系。

    转型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发展。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并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曾经是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城市,青岛如今的产业布局却焕然一新。这主要得益于几年前青岛市推进具有前瞻性的老城区搬迁,加速了产业格局再造。

    青岛市北区是搬迁地区之一。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2年的109家减少到现在的72家。借助这次搬迁,市北区产业发展重新定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商贸、酒店等现代服务业。

    通过去旧、促新、减负,青岛市对1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了搬、关、转,并促进了节能环保、海洋生物医药、3D打印等新产业的发展。

    “对青岛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趋势。我们有信心把青岛制造业供给侧体系的效益提得更高、质量提得更好。”李群说。

    环保关:走向绿色发展的必由途径

    在青岛啤酒,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蒸气冷凝水收集起来,利用冷凝水的余热生产冷却麦汁用的冰水;回收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液化贮存,用于啤酒灌装、过滤等生产……

    这大大降低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实现了生产的绿色低碳化。

    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突破环保关,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考虑。有资料显示,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要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制造转变。

    绿色制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

    青岛软控股份借助青岛董家口港口优势,推出了董家口循环经济绿色一体化项目,打造全球新材料橡胶生产基地。在这一项目中研发出的高性能橡胶新材料,滚阻相对传统轮胎降低26.5%,实现每100千米节油0.56升。

    “绿色制造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周济说。

    活力关:让中小企业后劲不断迸发

    执着忠诚,踏实肯干……青岛成长起一批优秀的制造大企业,引领着青岛制造的发展。然而,“大树底下不长草”,青岛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还存在着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制造业的发展,既需要龙头企业的带领,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活力,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就业,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介绍,为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近几年,青岛通过孵化服务,产生一批小微企业,并大力实施“千帆计划”,扶持2000家,带动1万家科技企业,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从漫灌到滴灌,聚焦精准服务。

    当然,市场的活力不仅来自于政策扶持,更需要政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主动做好服务。

    在简政放权上,青岛一直在积极探索。青岛市有关负责人说,青岛将按照国家要求持续在提高效率、简政放权方面发力,为企业减负。新华社青岛10月21日电 题:从青岛制造看中国制造如何迈过“八大关”?

    新华社记者 于佳欣、刘宝森、徐冰、席敏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的风景名胜“八大关”最能体现这一特色。韶关路、嘉峪关路、正阳关路……这里纵横着八条以著名关隘命名的道路,故得名“八大关”。

    爬坡过坎闯关成功,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透视青岛制造的探索,能给正在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中国制造带来一些启示。

    基础关:不少“关键环节”仍需打通

    国盛之基,在于制造;制造之兴,在于强基。

    “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症结所在。”工信部规划处处长姚珺如是说。

    基础薄弱一直都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痛点。尽管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已经很高,但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仍需依赖进口,占到整体成本的70%以上,导致中国企业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在走访的青岛企业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大型制造企业的创新走在前列,但有的关键零部件还需进口。

    尽管我国已自主掌握高铁生产的整套技术,但有些重要轴承和特殊的铝合金及钢板,由于国内没有特殊材料,每年还需进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技术负责人说,我们仍有短板,不能懈怠,更不能自满。

    基础技术研究是“四基”中的基本。“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而实际上我国的基础研究占研发的比例在过去20多年中,一直在5%左右徘徊,与经合组织国家5%到20%的标准依然有较大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调研发现,不少青岛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主动加大研发和自主创新,不断缩小差距。

    致力于橡胶产业的青岛软控股份公司,为了加强基础研究,建立了中国橡胶轮胎行业唯一的基础研究机构和世界级橡胶行业高水平实验室,目前已经填补了国际空白专利100余项。

    《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把工业强基作为重点实施的工程之一。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姜铭建议,要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将新的技术元素及时纳入“四基”发展。

    创新关:过硬技术是企业竞争的“王道”

    从传统的家电制造商,到高精度医疗设备,再到城市智能交通,海信集团一直践行着“技术立企”这一理念。

    “技术创新跟不上,就没有生存空间。”海信集团副总裁汤业国说,“所有的产业都是从技术开始,不掌握技术绝不能干!”

    尽管加快创新已成为我国制造企业的共识,但原始创新少、核心技术落后依然是我国制造业长期存在的问题。

    《201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相关外汇数据显示,到2013年,我国向海外支付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210亿美元,从海外获得仅有9亿美元,差距悬殊。

    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跃居发展高地。

    近些年,海信坚持创新,打造行业标准。“海信在LED背光及ULED显示领域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70余项,国外专利15项,获得欧洲及美国专利授权,主持制定了相关国际标准。”海信集团品管部副部长朱淑琴告诉记者。

    致力于海洋生物产业的明月海藻集团,已在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生产上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在技术和价格上的垄断。董事长张国防感触颇深:“创新有可能找死,但不创新便是死路一条!”

    一些专家建议,在创新中,政府部门要更加注重引导创新要素流动和聚集,搭建加强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核心技术突破的“生态系统”的形成。

    目前,青岛确定了中科系、高校系、央企系和国际系“四条主线”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从中科院、知名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国际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创新资源。

    人才关:没有一流人才就没有一流制造

    造物先造人。

    在青岛,既有郝建秀、许振超这样的工匠级劳模,又有以张瑞敏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家,才成就了青岛制造的品牌。

    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既需要高端研发人才,也包括精湛工匠人才,更需要企业家团队。

    “一流的制造业要靠一流的人才。”姚珺说,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工人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产业工人人力资源还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成为制造人才短板。

    为加大人才培养,青岛市通过“211计划”加大对人才的引进。“2”是引进2000名高端人才,基本上是院士、教授级别的;一个“1”是引进1万名紧缺重点人才,基本是博士级别的;再一个“1”是引进100万名支撑人才,基本是本科以上的。“十三五”时期,青岛人才总量将达到165万名。

    引进后的重点在育。“一个城市的高度不在摩天大楼多高,很大程度在于大学水平。”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说,未来青岛要有国际一流的学校和学科。

    “没有好企业家,就没有好企业。”青岛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认为,目前青岛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我们要努力做到,在青岛有无数个张瑞敏出现。”

    质量关: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道生命线

    中国制造,质量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一直以来,质量问题都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据近年来的统计,我国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直接损失上千亿元。

    “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石。”赛迪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程楠说,中国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过质量这一关。

    在质量关上,青岛的“五朵金花”企业名不虚传。“砸出来”的海尔,“逼出来”的海信,“烧出来”的双星,“停出来”的青啤……质量意识已经深深刻进青岛制造人的心中。

    在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原则已经融入所有职工的血液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青啤设计了包括水、微生物、酿造工艺等多个环节在内的1800多道质量检测点,实现了层层检测无盲点。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也要实现从依赖资源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低价竞争优势,转向依靠质量升级和品种优化的竞争优势。

    随着技术进步,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手段之一。双星集团于今年6月新投入使用了智能化生产线,单台设备的产出率提升5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80%以上,合格率达到99.8%。

    提升质量,标准先行。定位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青岛,积极推动“标准+”建设,目前由青岛市承担、主持的国家级和国际级标准制定有25项,在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一。

    “未来要更加强调新的技术革命对提高质量的促进作用,用工业4.0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方法,更好地解决质量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

    智能关:制造业脱胎换骨要跨的一道坎

    制造业该以何种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不触网就死亡!”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如此回答。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广大制造企业产业模式的升级换代。“能否闯过智能关,不仅关系企业能否挖掘新动能,更是传统制造业要迈过的一道生死关。”帕勒咨询公司董事罗清启说。

    他认为,两化融合立足于两种模式:一是产品智能化制造,二是商业模式再造。

    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工业生产,培育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甚至颠覆组织管理,在青岛的多家企业已经悄然展开。

    曾经的传统服装生产企业红领集团,在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如今已经摇身变成了“魔幻工厂”,西服定制从最初的个性设计到最后的成衣配送压缩到七天。当下,红领正在向工业制造方案提供商转型。

    海尔则用互联网思维,对整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架构进行了重塑。现在的海尔,没有层级,只有平台主、小微主、创客三种人,被视为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的互联网企业。

    从工人到机器人,从孤岛生产到智能互联,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青岛制造正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生产体系。

    转型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发展。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并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曾经是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城市,青岛如今的产业布局却焕然一新。这主要得益于几年前青岛市推进具有前瞻性的老城区搬迁,加速了产业格局再造。

    青岛市北区是搬迁地区之一。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2年的109家减少到现在的72家。借助这次搬迁,市北区产业发展重新定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商贸、酒店等现代服务业。

    通过去旧、促新、减负,青岛市对1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了搬、关、转,并促进了节能环保、海洋生物医药、3D打印等新产业的发展。

    “对青岛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趋势。我们有信心把青岛制造业供给侧体系的效益提得更高、质量提得更好。”李群说。

    环保关:走向绿色发展的必由途径

    在青岛啤酒,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蒸气冷凝水收集起来,利用冷凝水的余热生产冷却麦汁用的冰水;回收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液化贮存,用于啤酒灌装、过滤等生产……

    这大大降低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实现了生产的绿色低碳化。

    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突破环保关,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考虑。有资料显示,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要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制造转变。

    绿色制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

    青岛软控股份借助青岛董家口港口优势,推出了董家口循环经济绿色一体化项目,打造全球新材料橡胶生产基地。在这一项目中研发出的高性能橡胶新材料,滚阻相对传统轮胎降低26.5%,实现每100千米节油0.56升。

    “绿色制造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周济说。

    活力关:让中小企业后劲不断迸发

    执着忠诚,踏实肯干……青岛成长起一批优秀的制造大企业,引领着青岛制造的发展。然而,“大树底下不长草”,青岛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还存在着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制造业的发展,既需要龙头企业的带领,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活力,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就业,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介绍,为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近几年,青岛通过孵化服务,产生一批小微企业,并大力实施“千帆计划”,扶持2000家,带动1万家科技企业,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从漫灌到滴灌,聚焦精准服务。

    当然,市场的活力不仅来自于政策扶持,更需要政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主动做好服务。

    在简政放权上,青岛一直在积极探索。青岛市有关负责人说,青岛将按照国家要求持续在提高效率、简政放权方面发力,为企业减负。

新华社青岛10月21日电 题:从青岛制造看中国制造如何迈过“八大关”?

新华社记者 于佳欣、刘宝森、徐冰、席敏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的风景名胜“八大关”最能体现这一特色。韶关路、嘉峪关路、正阳关路……这里纵横着八条以著名关隘命名的道路,故得名“八大关”。

爬坡过坎闯关成功,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透视青岛制造的探索,能给正在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中国制造带来一些启示。

基础关:不少“关键环节”仍需打通

国盛之基,在于制造;制造之兴,在于强基。

“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症结所在。”工信部规划处处长姚珺如是说。

基础薄弱一直都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痛点。尽管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已经很高,但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仍需依赖进口,占到整体成本的70%以上,导致中国企业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在走访的青岛企业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大型制造企业的创新走在前列,但有的关键零部件还需进口。

尽管我国已自主掌握高铁生产的整套技术,但有些重要轴承和特殊的铝合金及钢板,由于国内没有特殊材料,每年还需进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技术负责人说,我们仍有短板,不能懈怠,更不能自满。

基础技术研究是“四基”中的基本。“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而实际上我国的基础研究占研发的比例在过去20多年中,一直在5%左右徘徊,与经合组织国家5%到20%的标准依然有较大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调研发现,不少青岛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主动加大研发和自主创新,不断缩小差距。

致力于橡胶产业的青岛软控股份公司,为了加强基础研究,建立了中国橡胶轮胎行业唯一的基础研究机构和世界级橡胶行业高水平实验室,目前已经填补了国际空白专利100余项。

《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把工业强基作为重点实施的工程之一。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姜铭建议,要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将新的技术元素及时纳入“四基”发展。

创新关:过硬技术是企业竞争的“王道”

从传统的家电制造商,到高精度医疗设备,再到城市智能交通,海信集团一直践行着“技术立企”这一理念。

“技术创新跟不上,就没有生存空间。”海信集团副总裁汤业国说,“所有的产业都是从技术开始,不掌握技术绝不能干!”

尽管加快创新已成为我国制造企业的共识,但原始创新少、核心技术落后依然是我国制造业长期存在的问题。

《201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相关外汇数据显示,到2013年,我国向海外支付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210亿美元,从海外获得仅有9亿美元,差距悬殊。

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跃居发展高地。

近些年,海信坚持创新,打造行业标准。“海信在LED背光及ULED显示领域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70余项,国外专利15项,获得欧洲及美国专利授权,主持制定了相关国际标准。”海信集团品管部副部长朱淑琴告诉记者。

致力于海洋生物产业的明月海藻集团,已在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生产上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在技术和价格上的垄断。董事长张国防感触颇深:“创新有可能找死,但不创新便是死路一条!”

一些专家建议,在创新中,政府部门要更加注重引导创新要素流动和聚集,搭建加强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核心技术突破的“生态系统”的形成。

目前,青岛确定了中科系、高校系、央企系和国际系“四条主线”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从中科院、知名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国际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创新资源。

人才关:没有一流人才就没有一流制造

造物先造人。

在青岛,既有郝建秀、许振超这样的工匠级劳模,又有以张瑞敏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家,才成就了青岛制造的品牌。

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既需要高端研发人才,也包括精湛工匠人才,更需要企业家团队。

“一流的制造业要靠一流的人才。”姚珺说,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工人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产业工人人力资源还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成为制造人才短板。

为加大人才培养,青岛市通过“211计划”加大对人才的引进。“2”是引进2000名高端人才,基本上是院士、教授级别的;一个“1”是引进1万名紧缺重点人才,基本是博士级别的;再一个“1”是引进100万名支撑人才,基本是本科以上的。“十三五”时期,青岛人才总量将达到165万名。

引进后的重点在育。“一个城市的高度不在摩天大楼多高,很大程度在于大学水平。”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说,未来青岛要有国际一流的学校和学科。

“没有好企业家,就没有好企业。”青岛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认为,目前青岛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我们要努力做到,在青岛有无数个张瑞敏出现。”

质量关: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道生命线

中国制造,质量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一直以来,质量问题都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据近年来的统计,我国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直接损失上千亿元。

“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石。”赛迪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程楠说,中国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过质量这一关。

在质量关上,青岛的“五朵金花”企业名不虚传。“砸出来”的海尔,“逼出来”的海信,“烧出来”的双星,“停出来”的青啤……质量意识已经深深刻进青岛制造人的心中。

在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原则已经融入所有职工的血液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青啤设计了包括水、微生物、酿造工艺等多个环节在内的1800多道质量检测点,实现了层层检测无盲点。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也要实现从依赖资源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低价竞争优势,转向依靠质量升级和品种优化的竞争优势。

随着技术进步,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手段之一。双星集团于今年6月新投入使用了智能化生产线,单台设备的产出率提升5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80%以上,合格率达到99.8%。

提升质量,标准先行。定位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青岛,积极推动“标准+”建设,目前由青岛市承担、主持的国家级和国际级标准制定有25项,在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一。

“未来要更加强调新的技术革命对提高质量的促进作用,用工业4.0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方法,更好地解决质量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

智能关:制造业脱胎换骨要跨的一道坎

制造业该以何种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不触网就死亡!”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如此回答。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广大制造企业产业模式的升级换代。“能否闯过智能关,不仅关系企业能否挖掘新动能,更是传统制造业要迈过的一道生死关。”帕勒咨询公司董事罗清启说。

他认为,两化融合立足于两种模式:一是产品智能化制造,二是商业模式再造。

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工业生产,培育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甚至颠覆组织管理,在青岛的多家企业已经悄然展开。

曾经的传统服装生产企业红领集团,在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如今已经摇身变成了“魔幻工厂”,西服定制从最初的个性设计到最后的成衣配送压缩到七天。当下,红领正在向工业制造方案提供商转型。

海尔则用互联网思维,对整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架构进行了重塑。现在的海尔,没有层级,只有平台主、小微主、创客三种人,被视为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的互联网企业。

从工人到机器人,从孤岛生产到智能互联,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青岛制造正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生产体系。

转型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发展。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并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曾经是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城市,青岛如今的产业布局却焕然一新。这主要得益于几年前青岛市推进具有前瞻性的老城区搬迁,加速了产业格局再造。

青岛市北区是搬迁地区之一。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2年的109家减少到现在的72家。借助这次搬迁,市北区产业发展重新定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商贸、酒店等现代服务业。

通过去旧、促新、减负,青岛市对1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了搬、关、转,并促进了节能环保、海洋生物医药、3D打印等新产业的发展。

“对青岛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趋势。我们有信心把青岛制造业供给侧体系的效益提得更高、质量提得更好。”李群说。

环保关:走向绿色发展的必由途径

在青岛啤酒,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蒸气冷凝水收集起来,利用冷凝水的余热生产冷却麦汁用的冰水;回收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液化贮存,用于啤酒灌装、过滤等生产……

这大大降低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实现了生产的绿色低碳化。

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突破环保关,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考虑。有资料显示,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要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制造转变。

绿色制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

青岛软控股份借助青岛董家口港口优势,推出了董家口循环经济绿色一体化项目,打造全球新材料橡胶生产基地。在这一项目中研发出的高性能橡胶新材料,滚阻相对传统轮胎降低26.5%,实现每100千米节油0.56升。

“绿色制造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周济说。

活力关:让中小企业后劲不断迸发

执着忠诚,踏实肯干……青岛成长起一批优秀的制造大企业,引领着青岛制造的发展。然而,“大树底下不长草”,青岛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还存在着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制造业的发展,既需要龙头企业的带领,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活力,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就业,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介绍,为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近几年,青岛通过孵化服务,产生一批小微企业,并大力实施“千帆计划”,扶持2000家,带动1万家科技企业,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从漫灌到滴灌,聚焦精准服务。

当然,市场的活力不仅来自于政策扶持,更需要政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主动做好服务。

在简政放权上,青岛一直在积极探索。青岛市有关负责人说,青岛将按照国家要求持续在提高效率、简政放权方面发力,为企业减负。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