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甘携手:构筑中国“大旅游”

时间:2019-03-25 15:00来源:名城古镇网 作者:未知 点击:
如果说市场需要是促使区域旅游资源突破行政区划束缚的直接原因,那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则是整合旅游资源的深层原因。

川陕甘携手:构筑中国“大旅游”

    巴山蜀水,秦岭陇州,地脉相连,文脉相依。地处我国中西部的四川、陕西、甘肃三地,一直以来都是旅游资源丰富集中的大省。
    11月19日-21日,由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旅游局主办的“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第九届年会”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召开。据了解,此次年会以“资源共享、市场互推、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主题,旨在共同研究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整合川陕甘旅游资源,全面推进区域旅游业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实现重要节庆信息共享、客源互动,带动川陕甘旅游金三角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互赢、互惠、互利。
    据悉,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年会于2002年由巴中、汉中、广元三市发起,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对打破行政区划束缚、整合省际旅游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强,三省旅游业区域合作也日益密切,如今,已有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南充、达州、巴中、西安、宝鸡、汉中、安康、商洛、兰州、天水、平凉、庆阳、陇南、定西等19个协作城市参与其中。
    本届年会上,川陕甘三省旅游局签署了《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框架协议》,19个协作城市代表在《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绵阳宣言》上签字,德阳、绵阳、广元、汉中、天水、陇南等地将整合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蜀汉三国精品文化线路。而下一步,三省将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开发开放旅游市场以及联合宣传、整合营销推介等方面将实现无缝对接。

灾后重建
四川旅游业换新颜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大熊猫栖息地,以及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等历史遗存,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等自然景观,四川作为我国旅游大省,一直是全世界爱好旅游者的必到之地。
    然而,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有九寨沟、黄龙,中部有藏羌文化走廊和剑门蜀道,南有青城山、都江堰和大熊猫栖息地,是全省旅游资源的重要聚集区,一场地震导致四川旅游景区直接损失300余亿元。而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等遭到的严重损毁,更让四川旅游业雪上加霜。
    于是,在废墟上创造奇迹,重塑灾区旅游景区,重振四川旅游业,成为全省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地震的阴霾还未散去,四川已经吹响了灾后重建的振奋号角。
    2008年7月8日,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议,会议通过了《规划》,并提出民生优先、供需并重、安全减灾、重建为主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四川灾区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进行了全面安排,明确了四川灾后重建中旅游业的先导地位。
    有了《规划》做指导,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便在四川接连展开。
    2008年6月,四川先后举办了“四川人游四川”和“川南旅游市场全面恢复启动仪式”活动,以吸引省内、我国大陆的旅游市场目光。
    而为了拉动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旅游市场,2009年,四川省推出了“团团圆圆故乡游”大熊猫主题旅游线路;2011年又推出了“首届中国旅游日(四川)庆典活动暨四川红色旅游宣传月”、“2011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以及“行摄365·画说四川”等系列活动,以此刺激四川旅游业的快速恢复。
    不仅如此,受灾严重的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市(州)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依据自身特色重新进行旅游文化定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为主打造的三国文化旅游经济区;依托成都、雅安、阿坝打造的大熊猫国际旅游区;以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北川、平武为支撑的羌文化体验旅游经济区,以及以成都市、德阳市为主打造的龙门山休闲度假经济区……四川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破碎的旅游业重焕光芒。
    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旅游总收入1091亿元,同比下降10.3%,而到了2009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亿元,超过震前水平。2011年,全省实现旅游收入2449.15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全省生产总值(GDP)的12%。
    从“废墟”到“奇迹”,四川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完成了如此精彩的跨越。此次“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第九届年会”在四川举行,正是四川旅游业在灾后重建取得瞩目成就的见证。

市场+生态需要
区域旅游业需“合零为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行政区划的束缚却成为阻碍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大瓶颈。
    由于历史等多重原因,原本相互联系的旅游文化资源,如今散落在不同的省市。而行政区划的限制和阻断,则成为导致旅游资源不能得到进一步整合营销的一大障碍,这不仅不能满足市场对整合旅游资源的需求,还大大制约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在这一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单打独斗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何能够有效地整合散落各地的旅游资源,合零为整,才是突破制约旅游业发展瓶颈的唯一出路。
    于是,地处我国中西部腹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的“金三角”——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开始共同探讨“旅游区域协作”这一课题,旨在整合三省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年会”就此诞生。
    与其说川陕甘三省地理相接而形成旅游“金三角”,不如说散落三地的三国文化遗存,成为推动三省旅游“金三角”形成的无形推手。
    拥有武侯祠、赵云庙等历史遗存的成都;拥有文庙、石刻、庞统祠、三星堆等三国见证的德阳;拥有富乐山、子云亭、七曲山大庙、剑门关等历史遗存的绵阳;拥有昭化古城、皇泽寺、千佛崖、明月峡古栈道等历史见证的广元;拥有武侯墓马超庙、定军山、虎头桥等三国景点的陕西汉中;以及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维等故事的发生地甘肃天水、陇南……拥有大量三国历史遗存的川陕甘三地,是我国三国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也是三国旅游的热门地区。
    因此,整合三省分散的三国旅游资源,将对促进省际旅游业发展,保护三国历史文化资源拥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本届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年会上,德阳、绵阳、广元、汉中、天水、陇南等地签署协议,将共同整合区域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蜀汉三国精品文化线路。
    然而,三省整合三国旅游资源,只是区域旅游业合作的第一步。
    根据《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框架协议》,三省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以构建无障碍旅游区为目的,建立团队开放运营管理制度,在旅游协作区内,允许旅游团队无障碍进入对方地界和旅游景区(点),并相互为对方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队提供方便和同等优惠政策,联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西部旅游品牌形象,实现三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如果说市场需要是促使区域旅游资源突破行政区划束缚的直接原因,那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则是整合旅游资源的深层原因。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最佳路径。
    通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以促进各自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川陕甘三省,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走出一条“青山”变“金山”的绿色旅游模式,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文明与绿色旅游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