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伪造录取通知书,社会是不是也该反思?

时间:2020-08-26 17:44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想必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有过一种憧憬,自己考上了清华、北大,名字被写在学校的光荣榜首,大街上拉满了横幅,人山人海的观望,锣鼓敲得声声兴奋,带着这种喜庆一直回到了家乡,接受乡亲们的道喜,父母摆上一桌饭菜,迎接全村人的祝福。美好的念想,涵盖了回报、感恩
       想必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有过一种憧憬,自己考上了清华、北大,名字被写在学校的光荣榜首,大街上拉满了横幅,人山人海的观望,锣鼓敲得声声兴奋,带着这种喜庆一直回到了家乡,接受乡亲们的道喜,父母摆上一桌饭菜,迎接全村人的祝福。美好的念想,涵盖了回报、感恩、成功、幸福等各种杂糅的情感。事实上,考上清华、北大之于一个考生而言,就是梦想、追求和奋斗的动力。
     最近,一位广州湛江的考生花了3000块钱买了个假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骗过了父母和乡亲,在村头拉起了横幅,也准备了鞭炮祝贺。就在此时,村干部发现录取通知书上有个错别字,方才向学校和教育局咨询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很难说,不会去责备相关考生如此糊涂,竟然想到伪造录取通知书这招,“纸包不住火”,早晚得大白于众。只不过,在审问考生之前,不妨先想想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高考作为最公平、最公开的竞争场,每个考生都能依靠自己的学识水平和理论基础去博得一张属于自身的录取通知书。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烟火,按理不管是高分低分、去哪所大学,都能有一番作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去绽放价值。可是,现实对清华、北大等高校过渡看重,甚至存在对其他一切“非清华非北大”的考生贴上“不行”的标签,以致无形中造成了一种“鄙视链”和“傲慢与偏见”。正是在这样的扭曲观念下,导致个别考生不得已弄出点“小九九”,迎合公众对“高分考生”的膜拜心理。
     从某种意义上,一个伪造录取通知书的考生,是对某种特定的社会心理的映射,直击了区别对待考生的“滑稽性”社会抛面。要知道,无论是重点、一本,抑或专科、高职等等,都是社会高等教育的内容要义,固化的传统理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让考生分成了三六九等,上清华北大者鲜衣怒马,上其他学校者被无情漠视。考生伪造录取通知书,不正是去迎合某种特定的公众口味,从而满足虚荣心理与表面的热闹。
     每一个高考考生,认真对待三年的考生,其实都是值得祝福和尊敬的。因为,青春绽放、追逐梦想的轨迹都是无比荣光的。社会理应对之平视、包容、兼蓄,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甄别“清华北大”和“非清华北大”考生、去审视“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更不应拿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去对待考生,因为现代多元社会,成功必然有很多定义。单纯以“唯分数论”断定一个考生的社会,早就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不想再有伪造录取通知书的事件出现,就得拿出平视的眼光对待每一个考生。这是文明现代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大学教育的育人理念。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