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热图>

幕阜山“搬穷”记:“三难”旧事变“三喜”新歌

时间:2020-11-02 11:28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区,江西修水县。90多年前,这里打响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枪。此后,在武装斗争和革命工作中壮烈牺牲的修水籍仁人志士有10万多名,在册烈士达10323人。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幕阜山“搬穷”记

  在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在花卉种植基地里劳作(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区,江西修水县。90多年前,这里打响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枪。此后,在武装斗争和革命工作中壮烈牺牲的修水籍仁人志士有10万多名,在册烈士达10323人。

  房、田、家是农民的人生三件大事,但大山让这三件事长期成为这里人们的“三难”。5年前,一场反贫困斗争的攻坚战在这里吹响号角。易地扶贫搬迁的推进,让修水山民的命运发生改变。

房:从土坯屋到大楼房

  58岁的山民夏国虎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修水县溪口镇榨下村住进了县城的新楼房,这已是他第三次迁房。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幕阜山“搬穷”记

  在江西省修水县黄龙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都岭村村民冷芬满(右)一家在安置房内看电视(5月19日摄)。2017年,冷芬满一家从山大沟深的村组搬到安置点,他还当上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打记事起,夏国虎家的土房总是大雨大漏、小雨小漏,每年都要修补。逼仄的屋子内,多站一个人都显得拥挤。

  20世纪80年代,夏国虎在旧房旁建起一栋新土坯房,杉树皮的屋顶,用竹条加固。当时,村里大多数山民住的土坯房盖的还是稻草,一到刮风下雨,心都是悬着的。

  夏国虎希望把“挂”在山腰上的家安到山脚,建一栋结结实实的砖房。

  带着这个梦想,夏国虎只身前往珠海打拼。攒下一些钱后,他回到家,把在脑海中无数次畅想过的房子盖好。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幕阜山“搬穷”记

  在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返乡创业大学生李平(右)和水产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准备去放对虾虾苗。他创办的水产合作社帮助周边村民就业(5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竣工那天,夏国虎失眠了。月朗星稀,他拿着手电筒在新房里上上下下看了又看。搬家前,他专门请人写了一副对联:福星高照勤劳宅,喜气长留俭朴家。

  日子久了,墙上的对联逐渐褪色,夏国虎渐渐发现山下虽然交通便利,但地势低洼,晴天晒不到几个小时太阳,遇到持续降雨,出门路也经常被淹。

  住新房的喜悦逐渐消散,但夏国虎无力再迁房。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幕阜山“搬穷”记

  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村民在村里的林果合作社查看桃子的生长情况(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变化发生在修水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赶在2015年春节前,夏国虎作为第一批居民,住进了县城最大的安置社区——良瑞社区,9个村庄、近9500人从山上搬进这里。

  推门而入,记者看到:夏国虎家120平方米的三居室内干净整洁,夏国虎和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网络电视,抽油烟机、洗衣机、空调等一应俱全。

  爱热闹的夏国虎,搬下山后精气神更足了:“山上难寻两个人,现在大家都搬到山下住,社区里老年大学热闹得很,日子越过越美。”

  截至目前,修水县已累计建设14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施搬迁4283户1674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953户10844人。

田:从小薄地到致富田

  黄沙镇汤桥村有个地方叫百箩丘。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幕阜山“搬穷”记

  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村民在菊花合作社工作(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山区地薄块小,一亩地产十二箩粮,百箩丘寄托着山民对多产粮、吃饱饭的向往。

  山民们格外期盼平整的田地。20世纪60年代,在农闲的寒冬里,汤桥村山民扛着锄头拎着箩,在一块稍大的平地上“造”出一块大田,取名百箩丘。男人们凿石、挖土,女人们搬运、平土,第二年田里长出了水稻,秋收时,竟然收了近百箩的谷子。

  “咦,还有一块地能产粮百箩,牛皮吹上天了?”周边不少山民来到百箩丘,摇头质疑而来,点头称赞而去。

  然而,一块“明星田”并不能改变山民们的贫困。“村里2000多人,贫困人口就有200多人。”贫困户曾为琴说,石头缝里种粮食,往往是“撒下一把谷,难产一把粮”。

  贫穷像村口的古树,牢牢地扎在村庄。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幕阜山“搬穷”记

  在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村民林英华(中)和邻居在屋前晾晒金银花(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地里刨食难挣温饱的日子,在易地扶贫搬迁下山后彻底远去。搬下山后,村民们进入工业园上班;山上,当地政府牵头成立了碧水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百箩丘上长出了金丝皇菊。“菊花田亩产鲜花过千斤,综合收购价7.5元/斤,一亩田就快抵上百箩丘一年种粮的收益。”曾为琴说,甜日子还在后头呢!

  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光伏电站、扶贫车间、乡村旅游……一个个新名词给曾为琴家的账本上带来一笔笔新收益。2016年底,汤桥村顺利退出贫困村行列。

  深秋暖阳里的百箩丘,皇菊绽放,孕育新一年的丰收。当地村民也给百箩丘改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花园岭。

  据统计,修水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3311户88710人中有13000余户55000余人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受益;同时,对外输送贫困劳力,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全县48831个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家:从穷困窝到幸福家

  拉开衣柜门,一条大黄蛇溜出,朱丽平至今仍记得嫁到大山深处的上奉镇麻洞村家中,第一次看到蛇的场景。

  麻洞村,因坐落山谷中,四周高山环绕,只有一条崎岖公路通往山外。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幕阜山“搬穷”记

  拼版照片的上左图:在江西省修水县上奉镇麻洞村,村民胡尚海一家和邻居们在乘车搬离大山沟(2017年11月摄,资料照片)。 上右图:在江西省修水县上奉镇麻洞村,村民胡尚海抱着孩子,他的父亲挑着扁担和邻居们一起搬家,前往镇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7年11月摄,资料照片)。 下图:这是胡尚海一家目前居住的位于江西省修水县上奉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新华社发

  山上蛇虫多,家里撒了不少药仍无济于事。朱丽平怕蛇,选择留在山里后,时间久了也慢慢习惯了。

  但很多“准媳妇”却被大山吓走,甚至一些结婚了的也选择离开。

  朱丽平的丈夫叫胡尚海,困在大山的父亲胡吉才希望孩子能走出大山,取名尚海。胡尚海爷爷胡维立当年为了温饱参加革命,壮烈牺牲。温饱解决后,麻洞村的贫困还未消除。

  闺女往外嫁,儿子成家难,像“魔咒”一样困扰着麻洞村。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8)幕阜山“搬穷”记

  拼版照片的上左、上右图: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村民旧屋(2015年摄,资料照片)。 下图: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月20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新华社发

  “麻洞村都快成光棍村了。”一些村民说。

  “别说这话,回头小伙更难讨媳妇了。”有人赶紧打住。

  2017年,情况出现转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胡尚海带着媳妇住进了镇上的新家。白墙黛瓦的四层民居,房前屋后栽种着绿植,休闲小广场上摆放着健身器材,小区门前小溪潺潺流过……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朱丽平锅铲翻飞,天然气灶台上升腾起菜香,客厅沙发上两个孩子围着爷爷听故事,一个大大的红“福”字挂在墙上。

  “魔咒”终于被打破,许多小伙娶上了媳妇,筑起了温馨的家。

  “前不久,36岁的大龄青年杨小明讨上了媳妇;30岁的周代清去年9月结了婚……”村干部张国水细数着搬迁后村里的喜事。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9)幕阜山“搬穷”记

  拼版照片的上图:在江西省修水县上奉镇麻洞村的旧屋前,村民胡尚海抱着儿子和父亲一起合影(2017年11月摄,资料照片)。 下图:在江西省修水县上奉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胡尚海一家在安置点的住房内合影(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新华社发

  修水为搬迁群众落实医疗、教育等各项帮扶措施,健全完善巩固提升机制和防返贫机制,脱贫成效持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住房安全保障达标率100%……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0)幕阜山“搬穷”记

  拼版照片的上图: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村民旧屋(2015年摄,资料照片)。 下图:在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至此的村民林英华驾驶摩托车从村里的药材产业合作社下班回家(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新华社发

  今年4月,修水县等7个贫困县宣布脱贫,江西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一个个贫困山村的房、田、家“三难”旧事正变成“三喜”新歌。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