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将称霸中国的大城市群

时间:2015-11-05 16:13来源: 商业见地网 作者:未知 点击:
伴随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趋势。那么,未来10年将称霸中国的大城市群有哪些?

未来10年将称霸中国的大城市群 商业见地网

“十三五”区域规划空间布局初步明朗。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在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方面,《建议》提出,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在当前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格局中,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是否有若干综合经济实力强大的城市群与全球城市区域。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趋势。

在中国,受技术革新、要素流动和产业更新换代等因素影响,区域经济也正由传统的省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城市群总面积占全国的25%,却集中了全国62%的总人口、80%的经济总量、70%的固定资产投资、7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和92%的移动电话用户、98%的外资和48%的粮食。

未来10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20大城市群,可以说,他们的发展将会主宰中国的未来。

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规划按照“2+8”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8个次中心城市。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明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区域定位,并将对产业布局、产业转移对象进一步明晰。

根据规划,到2017年,京津冀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到2020年,科技投入、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区域形成分工明确、产业链与创新链高效连接的创新驱动。

据悉,此次京津冀协同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例如,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探索新的管理运营模式,打造产学研结合的跨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加快建设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试点力度,强化对周边区域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认为,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强调要突破行业、区域、国别界限,构建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全国乃至全球资源的“创新共同体”,以保持其科技创新的世界领先地位。”

“到21世纪中叶,京津冀一体化将重现当年洛杉矶的崛起,这是一个世纪性的超级大国事件。”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表示。

曹和平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可能涉及50余个县,经济整合规模或达1.5亿人,其规模将远远大于当年洛杉矶崛起。

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

2015年4月,长江中下游城市群规划获国家批复,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

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由此,中国国家级城市群由原来的3个扩展至5个(另一个是成渝城市群)。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面积是长三角城市群的3倍,珠三角的5倍,面积为世界之最。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介绍,去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大约是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8.8%,略低于京津冀城市群,与珠三角地区的九个核心地市的经济体量大体相当。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个特别明显是,发展态势十分良好。

于合军称,今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仍然有望保持9%以上的经济增速,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划期是2015年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于合军说,它有利于探索我国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有利于农民就近城镇化。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

2010年,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区域内25个城市被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

并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已成为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

以2011年获批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依托的成渝城市群,横跨四川省和重庆市,以成都、重庆两城市为核心,包括四川省内11城市以及重庆整个地区。今年年底前,成渝城市群规划或将会上报。

从资源和区位优势看,成渝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是西部地区发展基础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备打造成为有全国性影响、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所以,将成渝城市群纳入国家级城市群,有利于改善我国城市群数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更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局面。

成渝城市群包括重庆全域和四川的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内江、宜宾、泸州、自贡等11个城市。这样,不仅可以彻底改变重庆成都双核独大的局面,还可以补上两地中小城市“塌陷”的短板。

不仅如此,成渝两地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相互支撑和带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在批复中写道。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介绍,去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大约是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8.8%,略低于京津冀城市群,与珠三角地区的九个核心地市的经济体量大体相当。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个特别明显是,发展态势十分良好。

于合军称,今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仍然有望保持9%以上的经济增速,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划期是2015年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于合军说,它有利于探索我国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有利于农民就近城镇化。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

2010年,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区域内25个城市被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

并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已成为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

以2011年获批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依托的成渝城市群,横跨四川省和重庆市,以成都、重庆两城市为核心,包括四川省内11城市以及重庆整个地区。今年年底前,成渝城市群规划或将会上报。

从资源和区位优势看,成渝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是西部地区发展基础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备打造成为有全国性影响、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所以,将成渝城市群纳入国家级城市群,有利于改善我国城市群数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更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局面。

成渝城市群包括重庆全域和四川的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内江、宜宾、泸州、自贡等11个城市。这样,不仅可以彻底改变重庆成都双核独大的局面,还可以补上两地中小城市“塌陷”的短板。

不仅如此,成渝两地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相互支撑和带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如果仅仅是重庆或成都与东部省份相比,显然是势单力薄的,但两者加起来基本可以和沿海发达省份去比较。

实际上,成渝城市群不仅会产生1+1>2效应,更会是1+1=4。成渝组成一个国家级的城市“狼群”,不仅可以避免彼此在以往竞争中的内耗,更重要的是,会在西部地区形成一个颇具潜力的增长极。

特别对中国企业乃至全球的企业,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当代资本过剩、产能过剩的大前提下,最需要的就是市场,这里,可以催生出一个成长空间极大的市场。

成渝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密度、综合竞争能力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并不遥远。

珠三角城市群

1994年“珠三角”概念首次提出,2008年12月正式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三角城市群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与港澳紧密合作。

长株潭城市群

今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环长株潭城市群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外围分别发展常德、岳阳、衡阳、娄底4个次级城市圈(带)。总面积9.9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GDP占全省79%,是湖南重要的一大区域,对全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就把“环长株潭城市群”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并着力的发展这一战略型新兴产业。

现今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说明环长株潭城市群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将是一大机遇,对湖南来说是一大福音。

除此之外,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可以看出,未来中原、哈长等城市群也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将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做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可见,伴随城市群崛起,中国传统的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城市群的区域增长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此前表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需要打造20个城市群。

具体是5个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以及6个地区性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

对于城市群规划的进展,方创琳透露,哈长、成渝、海峡西岸三个跨省城市群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今年年底前有望陆续推出。

除了城市群布局,11月3日公布的《建议》还对“十三五”时期,整个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做了设定: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刘勇表示,传统说法叫“四沿战略”(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区域经济是一个整体,讲究“点线面”结构,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从而形成一体化结构。其中“线”的构成尤为重要。目前,这三条轴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需要破解。

此外,《建议》指出,要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在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方面,方创琳认为,若干重点经济区即是重点城市群地区。换言之,“十三五”期间需要增强20个城市群的建设。这20个城市群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没有竞争,只有竞合(竞争中合作)。但每个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责任编辑:NONO Han

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