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但教育的“不平等”却也是一小部分人着力追求的目标。总会有人追求相对优质的教育,并愿意为此付出经济代价。
看过近日一篇报道《学区房比关系路子都靠谱》的读者,可能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一种是积极、正面的,即经过这么多年的呼吁、努力,加上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之风,靠找路子、批条子进好学校不再“靠谱”,按权力瓜分优质教育资源的歪风终于刹住了;而如果换一种不那么积极的角度,则不难从学区房走俏,看到另一种明显的不平等,即当“学区房”与“好学校”产生“靠谱”的对应关系之后,学区房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进入好学校的门槛,以往的按权力大小瓜分优质教育资源,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改成了按经济能力间接“购买”优质教育资源。 尽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花钱购买资源总比按权力瓜分资源来得公平,但对于教育资源这样一种格外强调平等的公共资源而言,按是否买得起学区房而决定能否进入好学校,终归还是不够平等。 但这就是关于平等的常态:平等永远是追求的目标,却又永远处在被追求的过程之中。追求平等,注定是一个不断趋近理想的不理想过程。因此,观察一个政策是否合理,关键并不在于它能否在一夕间实现平等,而是在于它的设计初衷和实际作用,是否朝着不断趋近平等的方向。 应该看到,“学区房”概念的产生及学区房价格的飙升,均非政策设计的初衷,而是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刺激产生的市场效应。而学生家长口中的“政府就是不想让你把便宜占尽”,其背后则是政策制定者试图矫正市场力量的努力:如果一套学区房不能保证学生在小学、初中都进入好学校,则这套房子的价格就可能大打折扣,学区房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权重也就大幅下降,按经济能力分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矫正。 其实,任何和公众捉迷藏式的政策设计都让人不快,围绕学区房的复杂规定就很有和家长斗智斗勇的架势。但在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环境中,为了应对“对策”而再出台一些“对策”式的“政策”,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如果现在的严格政策能够持续执行,则从现在开始的10年或更长时间之后,各学校之间在硬件、师资、生源等各方面都可能更趋均衡,学区房也就失去了优势,学生就近入学将成为最现实、最普遍的现象。虽然这样的平等局面,可能是一个可以趋近但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目标,但今后的政策设计却必须有利于这样的目标实现。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从学区房价格应声暴涨的趋势看,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但教育的“不平等”却也是一小部分人着力追求的目标。如果换成比较正面的表述就是:总会有人追求相对优质的教育,并愿意为此付出经济代价。如果一个社会只提供均质的、平等的教育,却完全不提供差异的、不那么平等的教育,则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无法满足,也将是一种不那么健康的教育生态。 通常,差异化的、不那么平等的教育需求,大多应该由私立教育机构来满足。公立学校保基础、保平等,私立学校提供差异的、优质的教育,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是通例,中国的未来也很难例外。为此,放开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创办更多、更好的私立学校,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发于《团结湖参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华网立场。)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晚霞溢彩 | 运动竞技 | 两会频道 | 人社保障 | 欧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新硬件时代 | 非洲频道 | 美洲频道 | 澳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疆建设兵团 | 网络金融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聚焦海外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民政工会 |
教育平等:一个不断趋近理想的不理想过程
时间:2014-10-10 14:26来源:新华网 作者:北京青年报评论部主任 点击:
次
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但教育的“不平等”却也是一小部分人着力追求的目标。总会有人追求相对优质的教育,并愿意为此付出经济代价。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下次党组织生活会还存在这些问题吗?
- 下一篇:大四空巢:放养与圈养的错位叠加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退休教师夫妇为贫困孩子免费补课23年
“全国最美家庭”表彰名单中,有这样一对老“雷锋”,他们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退休23...
- 加强监管,净化“教育生态”
国务院、教育部曾多次下文严禁学校以各种名目向学生家长乱摊派、乱收资料费、乱补课...
- 高考改革--以不变应万变
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高考改革是为了促进公平。遇上改革,学子们要有坦率正视现实、...
- 取消高考加分,如何关注学生个性特长?
虽然已对教育问题的藩篱有了清醒的认识,但眼下的问题是,怎样突破既得利益阻力,落实...
- “985”“211”工程存废之争持续折射中国大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遵循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尽快建立独立的第三方...
- 高校分级的本质是“血统论”
寒门学子所要的公平,不是人为设置的门槛,不是限制其他人的发展机会,而是教育资源分...
- 退休教师夫妇为贫困孩子免费补课23年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自助游网站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 中国靓号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