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育思考>

重视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时间:2023-07-05 11:28来源:评论网 作者:萧云珍博士 点击: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我国教育家周仪荣先生曾经说过:“在写作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变得更生动,读起来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从而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只有重视修辞手法,才能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我国教育家周仪荣先生曾经说过:“在写作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变得更生动,读起来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从而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只有重视修辞手法,才能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九小类;而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有十几种之多,它们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如下: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做对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2)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3)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孙犁《荷花淀》)
     注意: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如下面两例就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2.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等,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3.夸张
    夸张就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放大或缩小,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1)马路都要被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3)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1)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2)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5.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句:(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6.反复
    反复就是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可以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例句:(1)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7.设问
    设问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它常用于表示强调。
    作用:可以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还可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例句:(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2)东方的纸上说:古有三不朽。西方的纸上说:不朽的杰作。但请问,什么是不朽?永远不朽的,只有风声、水声与无涯的寂寞而已。(陈之藩《寂寞的画廊》)
8.反问
    反问就是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1)一个人,生活知识丰富,语言才会丰富,见闻狭窄的人,哪有可能掌握大量词汇呢?(秦牧《生活知识和丰富语言》)(2)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冰心《繁星》)(3)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表达的意思为: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9.引用
     引用就是借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1)“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陈淼《桂林山水》)
     注意:引用的话必须和自己的话密切结合,和上下文取得自然的联系,不要无目的无章法地引用。
10.对偶
      对偶就是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类似于对联。
     作用: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例句:(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顶真
     顶真就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它常见于对联。
     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例句:(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北朝民歌《木兰诗》)(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3)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刘大杰《巴东三峡》)
12.回环
      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作用:可以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例句:(1)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曹禺《王昭君》)(2)近来呀,我越帮忙,她越跟我好,她越跟我好,我越帮忙,这不就越来越对劲儿了吗?……(老舍《女店员》)
     注意:运用回环时,除了要避免与对偶、顶真的混淆外,还要适应内容的需要;不要为循环往复而使用回环,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做文字游戏。
13.回文
     回文与回环不同;回文是以字为单位,顺念和正念都可成文,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题金山寺》。回文常见于古典诗歌,在现代已很少见了。
     作用:可以使语句或语篇顺读、倒读都能成文,或把一个语句或语篇完全颠倒过来与原句或原文形成正反两种顺序,从而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
     例句:(1)语言学会学言语。(2)断肠人去春将半,半将春去人肠断。归客倦花飞,飞花倦客归。小窗寒梦晓,晓梦寒窗小。谁与画愁眉,眉愁画与谁。(李晏《菩萨蛮》)
14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作用:可以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例句:(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白居易《长恨歌》)(3)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以上简要谈了十四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由此可见,修辞手法是为了使说话和写作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也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和艺术手法。
     文/萧云珍(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