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将逢115周年社庆。一个百年名社,盛衰浮沉、跌宕起伏,可以说的太多太多。我们也正在投入精力,对这样一个艺术社团的百年命运和得失荣辱进行深刻的反思,把它与国运、国学,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连接起来思考,试图寻找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以金石篆刻领一代风骚 从1904年创社开始,检讨早期西泠印社中人,尤其是丁仁、王禔、叶铭、吴隐“创社四子”的初衷,即是在一个纷繁的乱世中为自己寻找一方精神上的净土。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几个名不见经传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意愿和社会资源作了充分的聚汇整合,我们在很多场合提过,在世家大族积累(丁)、艺术高峰攀援(王)、实际事务营运(叶)、品牌经济打造(吴)等方面,形成合力。更从社史得知,当时印社曾经推出两大支点:一是名人效应,请吴昌硕任社长,兼有融合沪杭两地的地域优势;二是紧紧抓住当时寂寞孤冷的印章篆刻这一“主题”,进行立体的大规模的持久展开。 如果说当时上海是西洋美术的天下,中国书画也只是偏于一隅的话,那么在杭州,西泠印社又是在传统书画艺术十分发达背景下,选择了更冷寂偏门的篆刻一道。西泠印社百年史中,从来没有冷落过书法和中国画,初期每逢十年社庆,必有“金石家书画展”之大举,表明书画是与篆刻并驾齐驱、与生俱来的——但一提到核心品牌符号,篆刻、印学仍然是中流砥柱,不可动摇。这种层次感,在西泠印社的老辈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在今天西泠印社发展中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共识”。印社每年开理事会推荐审批新社员,当然想择优录取广纳人才而不必太计较其篆刻水平是否达到一流,但通常一定会有理事们善意地反复提醒:审批要以篆刻人才为主,其中包含着的情结,反映了西泠印社所独有的“品牌”“符号”的指向性。 遥想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书画会、美术会林立,只有西泠印社以金石篆刻为主,独一无二,遂能脱颖而出,领一代风骚。半个世纪以来,西泠印社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品牌”传统,汇聚篆刻人才最称着力;当然它不忘兼及书画,因为那也是传统文化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有意忽视懈怠。此外,印社重视传统“金石学”和现代印学研究,以学术作高端引领。这样的复合形象,有点有面,庶几才有可能成就一个百年“西泠印社”独一无二的专业品牌与文化符号。 以旧学为基开学术新境 “品牌”必须是有物质表现形态的,看得见摸得着。比如一枚印章,一次具体的篆刻创作行为,一件拓片,一段题跋,再到一个展览,一本画册,一次拍卖会,一场学术研讨会,一部著作或论文集,甚至一个文房四宝店,一次西泠印社理事会,一场孤山祭祀仪式,一次春季雅集或秋季雅集,清明祭祖重阳登高,这些行为和物质,都在为“品牌”加分,日积月累,脉络清晰,承传有序,它们本身就是“品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要讨论西泠印社的“文化符号”,其立意又不止于具体的倡导什么、强调什么、偏重什么,而是要统观古今、学贯中西、统筹艺术与学术;也即是说,站位和格局都要更高一些,尤其对于西泠印社这样的被号称为“天下第一名社”而言,更是如此。 西泠印社在初创阶段,由吴昌硕和“创社四子”身体力行的艺术宗旨,是视篆刻从一“技”转向一种文化形态,编印谱、做印泥、研究文房用品、出版印学典籍,尤其是孤山祭祖仪式和春秋两季雅集,举办金石家书画展、兰亭修禊……倡导文人士大夫式的“诗书画印”风雅,在清末民初崇尚西学的时代大潮流映衬下,显得那么的独立不迁。在新学汹涌而至时,西泠印社的“符号”是不弃旧学,并且反而以旧学为立身之本——从美术与书画篆刻角度看,只要有西泠印社在,旧学(传统文化)的根脉就不会绝。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开始,沙孟海社长以他的学术睿智,首次提出要把西泠印社打造成“国际印学研究中心”,这是百年西泠以旧学为基之后正视“新学术”的一个重大立场转变。过去西泠印社的雅集,吟诗作赋,吟风弄月,是旧文人的做派;保存至今,凤毛麟角、硕果仅存,正是唯其“旧”,当然不能丢弃。但“研究印学”,如果不能与当代学术的文史哲相表里,与古文字学、古语言学、古文献学、考古学、碑帖学等互为因果并驾齐驱,则西泠印社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将毫无地位可言。近十几年来,西泠印社密集的学术研讨会和“印学峰会”,之所以在外界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与沙孟海先生当年具有远见卓识的倡导有直接关系。“国际印学研究中心”成为西泠印社在80年代到世纪之交的鲜明“符号”。这一“符号”,显然为各艺术社团包括各印社的它者所未有。 世纪之交的西泠印社,迎来百年社庆。这是又一个历史转折点。针对旧学术尤其是“金石学”在百年近代史上的淡出,西泠印社审时度势反过来大力提倡“重振金石学”,让西泠印社的“印学”能找到一个来自学术、又是正统旧学的依靠。此外,针对今天新式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分科形态如中国画/书法/篆刻分科、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分科、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分科分系的现实,西泠印社以旧学和传统文化为基准,强调“诗书画印综合”式的人才选拔方式,而与美术学院的大学专业教育模式拉开距离,以求错位发展,从而体现出西泠印社独特的存在价值。“重振金石学”和“诗书画印综合”,作为近20年西泠印社在艺术界的独特“符号”,它的独特性与传播效果,因其清晰准确又朗朗上口,又具有丰厚的历史感,因而有着极佳的口碑声誉。 新世纪以来,西泠印社在党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关心和英明决策下,迎来了第七任饶宗颐社长。饶公为世所罕见的国学泰斗,甫任社长,即为西泠印社提出了一个新时代的新“符号”——东学西渐。这是针对近代百年学术史长期崇尚“西学东渐”而作的一种准确判断和适应社会时势的平衡,一种与近代史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据此,西泠印社在已举办几十场高质量的印学研究学术会议的同时,勇于超越自我,于2016年召开了在印学史上可谓史无前例的“图形印与非汉字系统印章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还将召开“世界图纹与印记”国际学术会议,配合“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在坚持传统印学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扩大视野、注入新活力,为“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创社宗旨中之“印学”,提供崭新的具有时代色彩的阐释通道;也为饶宗颐社长“东学西渐”的宏大构想提供一个成功的“符号”样本。 “品牌强国”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建设,在西泠印社115年的历史上,其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在西泠印社的产业商贸发展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业绩。这方面的故事,也请业界多多关心之。 (作者:陈振濂 为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西泠“文化符号”构建之路
时间:2018-04-16 12:04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振濂 点击:
次
“品牌强国”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建设,在西泠印社115年的历史上,其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在西泠印社的产业商贸发展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业绩。这方面的故事,也请业界多多关心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书画家叶建波的慈善之旅
- 下一篇:代大权支招版画收藏者:真三高与假一低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书画家叶建波被受邀山东烟台创作
书画家叶建波受山东烟台杨总之邀,来到烟台东山宾馆,进行为期四天的笔会创作活动。 ...
- 书画家叶建波被现代管理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2018新时代 新艺术 新风貌”书画观摩会 暨现代管理大学客座教授受聘仪式圆满举行! ...
- 书画家叶建波菏泽巡回展藏友见面会
书画家叶建波受邀赴菏泽巡回展藏友面会,这次展览主要展出叶老师的原创册页《和合四海...
- 书画家叶建波沈阳巡回展藏友见面会
书画家叶建波和《人民书画院》赵炳国院长受邀赴沈阳巡回展藏友面会,这次展览主要展出...
- 代大权支招版画收藏者:真三高与假一低
经济收入决定人的选择自由,版画的真实价格其实并不是单件所能标定的,而是原版复数的...
- 西泠“文化符号”构建之路
“品牌强国”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建设,在西泠印社115年的历史上,其例子可...
- 书画家叶建波被受邀山东烟台创作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