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职场>面试技巧>

“80后”,三十而栗!(图)

时间:2011-10-06 10:1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他们是最后一批小时候去同学家对打《魂斗罗》,回家晚了挨父母骂的人;是最后一批自己制作手工玩具骄傲地拿着迎风奔跑的人;也是最后一批穿着梅花牌运动裤和海魂衫,梳着大背头拎录音机去女友家门口拗造型的人。 在那个年代,骑着28寸自行车去载穿格子连衣裙塑料凉皮鞋的姑

“80后”,三十而栗!(图)

他们是最后一批小时候去同学家对打《魂斗罗》,回家晚了挨父母骂的人;是最后一批自己制作手工玩具骄傲地拿着迎风奔跑的人;也是最后一批穿着梅花牌运动裤和海魂衫,梳着大背头拎录音机去女友家门口拗造型的人。

在那个年代,骑着28寸自行车去载穿格子连衣裙塑料凉皮鞋的姑娘兜风,是件多么拉风的事;如今手握方向盘,副驾驶座上的姑娘换了又换,结婚的事却总也定不下来。

那个年代的动漫,从小蝌蚪找妈妈职场好榜样,到葫芦娃、黑猫警长、克塞号等等,掰手指能数出几十个,他们之所以会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于童年的种种,是因为动画里传播的世道人心和价值观与眼下的现实丝毫无关。

又到年底,领跑“80后”奔三的一批人已然走到了人生的分水岭,然而面对生活、婚姻以及职场的压力,许多人却对将至的30岁不寒而栗。

本版撰稿 张丹

30而生“战栗”感

“梅花牌运动服在当年是奢侈品,40块一件,穿出去别提多拉风了,如今穿近千块的‘勾’牌也没人理你。”上个月刚吹灭30岁生日蜡烛的顾熠聊起幼时光景唏嘘不已。“无房、无车、无女友、无多少存款,除了健康的父母和一份稳定的工作,能摆上台面来讲的只剩下回忆”,小顾的想法多少有点消极,然而,这却是“80后”奔三大军生存状态的典型。

此前有调查显示,领跑80后进入30岁的这批人中有近6成处在“薪酬不高,工作不满,存款空空,无房无车”的状态。据记者小范围统计,步入30岁的80后中也有近4成仍是单身人士,甚至有不少尚无确定的恋爱关系。基于此,“80后”三十“难立”的说法渐渐浮出水面。

“打个比方,如果社会所提供的保障很完善,氛围很自由,那么假设有一天,我在街头遇到你,我看你很顺眼,你看我也很顺眼中国评论网,我们就可以去登记结婚了,因为后面的事情不需要考虑太多,努力就能得到,就算你是音乐家,我是管道工,也没有关系。然而,现实是我们头顶有几座大山压着,房贷、婚姻、子女教育、父母养老,一环接一环职场电影,让人如何立?”在沪上一家500强企业任项目经理的小徐很坦率,他对自己将到而未到的30岁颇感忧虑。面对有大量实践经验的“60、70后”与异军突起的“90后”,“80后”这一批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在夹缝中越发膨胀。

“至少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男人仍将害怕30岁的临近,更不敢在那天点起生日蜡烛。”因跨过30岁门槛而生的战栗感,顾熠颇感无奈。

压力何来?

传统意义上,“立”就是成家立业、车房兼备,似乎只有“中产”、“小资”等金光闪闪的阶层才是“立”的标杆。然而据不完全统计,这些“连概念都是用钱堆出来的阶层”神州职场,却是80%以上的“80后”所无法企及的。

“我觉得我有能力生活,但很难生活得满意。有想法,但很难创造价值。”29岁的王之晨告诉记者,在知名企业身据要职的他却对现状仍不满意,“古代30而立之后可以做很多事,但是我们很不同,现代社会阶层如同行驶中的车,我们无法跳到更高级的车,也不会轻易被挤下车,大家都在一辆辆固有的车上,不担心突然成功,也不担心不成功。可以说,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期望自己会有多大成就,也不担心自己会被社会淘汰。”生存压力淹没了对理想的追求,王之晨的想法得到了许多人认同。然而,也因为个体差异性逐渐缩小,社会对而立之年的宽容度也在日益增加。

“社会宽容度高了,立不立没人会说什么。”王之晨表示,对于成熟个体所应担当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与“60、70后”差异很大。“以往要求的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而今都已不明朗了,可以承担也可以不承担,社会不会指责你。”他认为,“80后”关注的重点从国家、父母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职场压力、交通压力、住房压力使得人们都埋头看着脚趾。

可以说,如今“立”的压力大部分来自于“80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自身的生存需求。

因“栗”而“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30岁是孔子口中人生的分水岭,使得许多到了30岁尚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人感到颇为焦虑。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重事业者认为而立之年需事业有成,重家庭者觉得有房有妻才为“立”,重学识的人则认为学有所成才是“立”,实际上,这些都是人们强加上去的外在标准。

“其实,只要你对人生开始有敬畏感,有‘栗’的感觉,就可谓‘立’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告诉记者,他认为,当一个青年能够设想生活的困难,对未来开始有忧虑,对生活的组成开始有想法时,一个独立成熟的个体就已然形成,也便已经是“立”了。

“只要你能有所担当,或者已经有奋斗的意识,就已经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了。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不结婚并不意味着你不能负担起做好妈妈的责任。”顾教授很坦率。“如同丹麦哲学家祁克果所说,有理性很好,有感性也很好,但当你有战栗感时,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

专家指导

在这个时不我待的年代,似乎到了30岁,没有实业的根基,没有高学历等等外在条件,即使社会不会指责,你也会浑身不自在,觉得自己毫无存在感。事实上,孔子在30岁时也仍在动荡中,从朱熹对此的解释“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中可见一斑,此“立”仅是自立。

从另一个角度,“80后”这一代所能得到的机会实在太少。社会应让年轻人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层面,让其有所成就,有所担当,只有一代人的断奶,才能让社会真正“立”起来。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顾晓鸣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