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记”怎样当好“父母官”

时间:2021-06-17 17:34来源:评论网 作者:许贵元 点击:
村干部“不脱岗”,几乎“全天候”值守。刘红雨带了好头。他一年365天,都在村里办公或转悠,走家串户、炕头聊天、认真征求和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把握村民的“急难愁盼”。
             在中国北方的长城脚下、燕山南麓的河北省迁西县白庙子乡,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基层党建典型”---横河村。
村里有一个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上来的“小书记”,名叫刘红雨。他1986年2月出生,2003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入的党,2005年12月退伍回村后,老少爷们儿看他是个好苗子,于2015年2月换届时一致推选他为村委会主任,至今已连任两届。今年4月村两委换届后又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算是一个“老资格”的年轻村干部了。
                   (河北迁西县白庙子乡横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红雨工作照)
       刘红雨个头不高、健壮敦实、不善言表。但他有一种“把村子当自家、把村民当亲人”的高尚情怀;有一种“红心向党不动摇、服务村民为天职”的责任担当意识;有一种“扎实肯干、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负韶华的”人生价值观;有一种“大公无私、甘于奉献、清正廉洁、当好表率”的执政理念。就凭这些,他赢得了全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横河村,是全县为数不多的一个“大村”,拥有729户、2721口人,国土面积11495亩,耕地面积1086亩,全村由9个小自然村组成。全村现有党员84名,村民代表54人。从全村“姓氏家族”构成来说,刘红雨出生的“刘氏家族”寥寥无几,不占优势。那么,刘红雨为什么可以胜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呢?并非是靠“歪门邪道”和“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而是靠办事公道、一视同仁、处处为村民着想、事事让村民满意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拥护和信赖。就拿今年4月农村换届来说,全村有1300多人参选,其中有1186人投了刘红雨的选票。
  “今年我们全乡村两委换届比较顺利和平稳。刘红雨之所以高票当选为横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说明群众眼光是雪亮的,也充分证明了县、乡党委通过锲而不舍抓基层党建,使好多优秀青年干部脱颖而出。农村是锤炼干部的大舞台,村干部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新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农村‘领头羊’!”陪同我一起调研的白庙子乡党委书记孙连凤(现已上任迁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感慨万分地介绍说。
      话又说回来,农村换届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三农”工作向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政治大事,农民关注、社会聚焦。以往在某些农村换届中出现的各种乱象令人遗憾。作为国内“三农”观察员,笔者在基层农村调研时,常常听到农民群众怨声载道、失落加失望地反映说:“我们村里历来是“老李家当家、老张家执政、老赵家说算、其他一律靠边站!”还有一些地方“贿选”拉票现象严重,甚至采取软硬兼施、恐吓威胁的手段左右换届,更令群众愤恨无奈地是,一些“黑势力”掌控换届,“村霸”猖獗、无恶不作、无法无天、欺压百姓、搜刮民财,崇尚腐败,导致村子四分五裂、派性严重、村风不正、上访不断、村子长期不稳定。对这些与法律法规和农民期盼相悖的种种不法行为,笔者作为国内时政评论员曾经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半月谈、报刊文摘、中国改革报、中国审计报、人民代表报、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其他省市区党报上先后发表过《农村换届警惕“亲戚执政”、家族控权》、《谨防农村换届后的“臃肿病”复发》、《新官上任莫“变脸”》、《警惕村官的“霸权术”》、《搞好村干部的“离任审计”》、《农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村官》等10多篇评论和内参。时至如今,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风暴的迭起,全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生态,以及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实现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好转,风清气正的“法治农村”遍及神州大地!一大批视为农民“父母官”的村干部,正以“奋进新征程、展示新风采”的战斗姿态,带领村民大干“十四五”,让百姓生活更幸福。横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红雨就是首当其冲的一个。
“村民就是‘衣食父母’,我就是村民的‘父母官’和“主心骨”,当官不为民谋福,就是失职和耻辱!”
这就是刘红雨这位“小书记”的“官本位”和“民本观”。
     刘红雨在担任村主任的6年间,与老书记贠迎凤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密切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服务村民,千方百计办好村里的事情。不仅建起了硬件和软件齐备的一流村部,还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三个不同规模、体现时代特色的文化娱乐健康休闲广场。为了解决村民上山种地、经营栗树“行路难”的问题,翻修水泥路4000多平米,今年又翻修了5000多平米;同时修建了3座漫水桥。在“户户通”的基础上,发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拆除清理了村内街道两旁的柴棚、厕所、车库、猪圈、羊圈、牛棚、砖石垛、粪堆、垃圾堆400多处,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全部突击完毕,把全村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随着村容村貌的整体翻新,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全村充满了生机活力,村民们尽情分享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福祉和欢乐。
      村干部“不脱岗”,几乎“全天候”值守。刘红雨带了好头。他一年365天,都在村里办公或转悠,走家串户、炕头聊天、认真征求和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把握村民的“急难愁盼”。村民们可以天天看到刘红雨的身影。特别是疫情防控的紧要时期,刘红雨昼夜坚守在村部,带领村民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关键时刻彰显了村干部的使命责任担当。笔者联想到,有些地方的村干部“经常脱岗不在村、东奔西跑办私事儿、插花来村点个卯、村民有事很难找”,被村民嘲讽为“脱岗干部”、“飞行干部”、“喇叭干部”、“遥控干部”、“隐形干部”。对此,笔者在前三年的2018年1月10日,就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村官“脱岗”百姓犯难》的呼吁建议,同年在一些省级党报、党刊上发表过《不当“五种类型”的村干部》。列举的一些实例,与刘红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农民的确不欢迎作风漂浮的“晃悠村官”和不干实事的“挂名村官”,更愤恨那些崇尚腐败、欺压百姓的“村霸村官”!用刘红雨的话说:“当好村民的‘父母官’,就要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置身于村民之中,和村民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团结群众、凝聚民心,做到一呼百应、成就事业!”
不管哪里来人,村里一般不开“用集体公款”招待的口子。因为村干部每年都有几万元的工作补贴,刘红雨接待客人总是自掏腰包,从来不搞财务变通。村民们反映说:“刘红雨为村民办事,不知搭上了多少钱啊,这样的‘父母官’真是百里挑一啊!”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刘红雨在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中,诠释了“小书记”怎样当好“父母官”的新时代内涵。
但愿我们所有的村官都像刘红雨这样,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6月17日清晨)
-----------------------------------------------------
邮政编码:063000 
通讯地址:河北唐山市政府办公厅(电话:0315—2801807;2801702(办);手机:13932575898
注:笔者在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一直从事主要领导同志的文字综合、办公厅政务信息、领导同志调研协调以及联系“三农”工作,比较熟悉基层情况,为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业余写作30余年,为新华社新华网首批特约评论员、专栏作者;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新闻通讯、理论评论、文学作品经常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半月谈》、《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杂志;国内部分省级党报、晚报和国家行业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台湾新报》等媒体发表;出版个人作品集三部、65万字。(也曾经在人民日报第4版发表过“人民论坛”;在人民日报党建周刊、民主政治周刊、读者来信版发过数篇论坛;在文艺副刊发表过“诗歌”)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